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海外孔子学院:莫让“软实力”成幻象

http://www.CRNTT.com   2010-01-30 10:40:45  


 
  时代周报:国家汉办的负责人表示,师资和教材是孔子学院创办过程中的两大瓶颈。这就产生了一个断裂:一方面,我们看到孔子学院还在大张旗鼓地创建,一方面师资和教材编制又跟不上。

  张鸣:师资和教材不是一个次要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根本性的瓶颈。说不好听的话,你根本不具备办学的条件,在国内这是要被“取缔”的。但是,你居然就办了,还办了这么多。这不是扯淡吗?实际上文化的交流,有很大的困难,也不是不能做。我觉得,可能要慎重一点,慢慢做起来。可是钱一多了,就遍地开花,追求数量,这是中国的一个老毛病了,基本上是没戏的。

  一旦变成数量的游戏,事情的性质已不是质量能不能得到保障的问题,而是正在违背本意了。事情一旦成了任务,便不会详细地进行项目核算了,就造成了“非得花不可,怎么花都有理”,这样上下两边都造成了浪费。最后肯定会有一个报告说,建成了多少多少学校,好像就完成任务了,中国价值观已经输出了,但实际效果一点也没有。

  3 如何平衡与国内教育投入的关系

  时代周报:对于孔子学院,西方质疑一直不断。西方民众往往对官方机构心存警惕,认为政府和权力不应插手民间机构,孔子学院是在输入价值观,搞“文化渗透”。国家汉办负责人予以否认,孔子学院的功能定位是进行汉语培训,而不是进行价值输出。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如何看待质疑与回应。

  张鸣:不是不能进行价值观输出,如果是民间的话就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国家去做,就得慎之又慎。如果我一个人去讲学,我输出我的价值观,就是很正常的现象。

  关键是不以国家名义输出,比如说人家来翻译我们的著作,看我们的国产电影,这些也是文化输出,当中肯定有价值观。这种输出,不是强制输出,但人家愿意看,自然就达到所谓“输出”的目的了。

  顾彬: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政治系统,政治和政府、文化和道德是分不开的。问题就是在于一个国家的机关允许一个机构的领导享受多少自由。我们盼望孔子学院的头儿,都会有他们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不要作为某一个今天有的、明天没有的口号的话筒。

  时代周报:据国家汉办《关于2009年孔子学院总部工作计划的汇报》显示,2008年中央财政给孔子学院的投入是5亿多元。而中国的农村中小学的人均教育经费,每年300元都难以保证,外来工子女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而流离失所,读书越来越难。这样,就有很多人认为,把有限的银子用到解决中国国内儿童失学等问题上更值得。这该怎么看?

  张鸣:这就是很大的反差。现在的教育是一塌糊涂。一些农村的小学在撤并,合并到大的地方去,住校。一些孩子很小,根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家长都不在,都出去打工去了。代课老师,代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青春都贡献在里头了,很大岁数了也干不了别的了,你给人家五六百块钱补贴,就给人家打发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