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舒芜其人与“胡风事件”

http://www.CRNTT.com   2010-05-28 12:16:26  


舒芜
  中评社北京5月28日讯/2009年8月18日,著名作家、评论家舒芜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七岁。提起舒芜,自然避不开“胡风事件”。在公众视野中,舒芜好像也永远走不出“胡风事件”。如今,随着这一事件最重要的当事人舒芜的去世,这位备受争议的文化老人再度受到关注。 
   
  他作为“枪手”被中宣部急召入京 
   
  舒芜1922年出生于安徽桐城县一个书香门第,自小便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原名方管,开始发表文章时取笔名“舒吴”,系桐城方言“虚无”的发音,后来他觉得“舒吴”不大像人名,便改为舒芜。1942年春,二十岁的舒芜走出家乡,到重庆中央政治学校担任助教。那时他深受墨学和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走的是纯文学研究的路。先是在《中央大学文史哲季刊》上发表了一篇墨家学说研究论文《释无久》(“无久”即没有时间或曰时间长度为零),接着又写了《论因果》、《论存在》、《文法哲学引论》等哲学论文,显示了深厚的学术功底。这时,舒芜通过青年小说家路翎认识了比他年长二十岁的胡风。
 
  舒芜认识胡风后,将自己撰写的《论因果》等几篇文章送给他看,胡风虽然认为舒芜的文章“幼稚、混乱、晦涩”,但还是热心地提携这位年轻的学人,将他的文章推荐给《文风》、《中原志杂》和《中苏文化》等刊物分别发表了。胡风还把《释无久》介绍给也是墨学研究者的陈家康(新中国成立后为外交部副部长)看,并写信给舒芜,就他的研究方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主张舒芜最好不要搞纯学术,“而是结合现实的文化问题,这是最迫切的”。后来舒芜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意识形态,并经胡风引荐结识了陈家康、乔冠华等党员作家。可以说,胡风是舒芜的恩师及其学术转型的引路人。 

  1942年上半年,舒芜写成《论主观》一文。胡风虽然并不完全同意这篇文章的观点,但还是发表在他1945年1月创刊的《希望》杂志上。由于《论主观》过分强调主观因素,崇尚个人主义和“个性解放”,被黄药眠、邵荃麟、乔冠华等进行了公开批评。舒芜1945年7月2日给胡风写信说:“观看朋友们的反映,我,似乎已是逐渐走向市侩主义了。” 

  1947年舒芜离开重庆去了广西,在南宁师范学院教书。1949年,随着广西的解放和南宁师院迁往桂林,他担任了南宁中学校长,同时兼任广西省人大代表、广西文联研究部长、南宁市文联副主席、市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等多项职务。但舒芜“不安心长期留在南宁这样一个边远的城市”,于是写信给在上海的胡风,托他为自己想办法。广西方面对舒芜还是重视的,让他兼任了南宁市中小学校教师寒假讲习班的副主任,实际参加当地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领导工作。许多省市领导都来讲习班作报告,舒芜一边抓别人的学习,一边认真听讲。他给胡风写信说“在老干部身上看到了毛泽东思想的化身”,胡风在来信中也嘱咐舒芜,叫他要“用老干部的理论来解决现实问题”。
 
  1950年10月,舒芜去北京参加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召开的会议,与胡风和路翎(时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编剧,后因胡风案被捕入狱二十年)见了面。当时已开始了对电影《清宫秘史》的批判,文艺界和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正在发动,“人人过关”势在必行。 

  此后,舒芜开始检讨自己并批评别人。他说:“人的思想有时离不开大环境的影响,当时国家是这样,就要这么跟着国家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