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瞿秋白冤案非始于“四人帮”迫害

http://www.CRNTT.com   2010-06-06 07:39:05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从容就义。图为瞿秋白就义前留影。来源:北京青年报
  中评社北京6月6日讯/“‘瞿秋白冤案’是中共领导人中仅次于刘少奇案的第二大冤案,一般都认为是‘四人帮’不顾事实,硬把瞿秋白打成‘叛徒’。但追根溯源,瞿案实由毛泽东批评《多余的话》而起,个中隐情,值得深思。”此间《文史参考》第10期日前登载雷颐文章“国史纵横:瞿秋白冤案不始于‘四人帮’的迫害”,内容如下: 
  
  《文史参考》2010年第8期发表了瞿秋白女儿瞿独伊的口述回忆“九泉下仍遭受莫大凌辱”。在这篇文章中,她披露了一些瞿秋白被害、家属后来遭遇等以往人们知之不详的细节,颇有意义。不过,文中说“‘四人帮’为了改写整部党史,不顾事实,硬把瞿秋白打成‘叛徒’,使父亲的英魂在九泉之下遭受莫大凌辱”却不甚准确。因为,“瞿秋白冤案”的“起源”,或说认定他是“叛徒”至少是在1964年底,此时“文革”尚未开始,“四人帮”远未形成。

  对于“瞿案”,“文革”后参与复查、平反工作的中纪委研究室副主任孙克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人员陈铁健,都有回忆文章公开发表。这些文章公开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史料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笔者谨以它们为基础,对“瞿秋白冤案”的起源与平反略作概述。

胡耀邦批示:要给瞿秋白一个公正的评价

  1979年3月,《历史研究》第4期发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学者陈铁健的《重评〈多余的话〉》一文,公开为瞿秋白平反。此文一出,引起轰动,因为此时虽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一些冤案开始平反、昭雪,但刘少奇案、瞿秋白案等一些“格外重大”的案件尚未平反。所以,有人在报刊上着文“大批判”,这些文章仍坚持“文革”时的“钦定”标准,口气严厉。陈要求着文反驳,却被拒绝。1979年6月,陈铁健到福建才溪参加学术讨论会,主持者执意要他在全体会上讲瞿秋白,然后对他进行事先准备好的“围攻”。

  但就在被“围攻”两天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转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通知,要陈铁健即日赶赴上海,与瞿秋白案复查组人员会合,参加复查工作,这时会议的“论调”突然一变。7月1日,陈赶到上海,住东湖招待所,见到中纪委瞿秋白案复查组负责人、时任中纪委研究室副主任的孙克悠,她向陈详细介绍了情况。

  原来,瞿秋白的亲人在粉碎“四人帮”后多次给中央写信,要求为瞿恢复名誉。中纪委在1979年春成立了“第八组”,准备复查瞿秋白案。瞿的胞妹、此时已79岁的瞿轶群从居住地杭州写信给时任中纪委第一书记的陈云,再次要求为瞿秋白恢复名誉,并要求修复“文革”中被砸的瞿母金太夫人之墓。陈云于1979年5月20日对此信批示:“耀邦同志:此信请你阅批”。同年5月22日,胡耀邦在此信上批示:“瞿秋白同志要在明年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请现在就搞材料。此信中的要求合理解决。请陈野苹同志办”。陈野苹于5月29日对该件批示:“请鹤寿同志阅后再转中纪委第八组。” 

  陈野苹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这样,中纪委临时机构“第八组”就于1979年6月开始瞿案复查工作。“第八组”由五人组成,先已借调了中央调查部常凡、中央党校李玲玉参加工作,中纪委则由孙克悠和军队团政委出身的老王参加,孙读过陈铁健的《重评〈多余的话〉》,于是要求陈也参加。孙克悠任“第八组”组长,具体负责此案复查工作,中纪委常委曹瑛则代表中纪委常委分管此事。

  6月18日,中纪委书记王鹤寿、秘书长魏文伯首次约见了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希望她相信党中央会作出正确结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