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经济应寻求软着陆

http://www.CRNTT.com   2010-06-15 08:38:38  


  中评社北京6月15日讯/6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宏观数据,CPI和PPI数据分别为3.1%和7.1%,CPI增幅创下19个月新高。与此同时,央行发布数据显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394亿元,同比少增275亿元,比4月减少1346亿元。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6.34万亿元,同比增长21%,比上月低0.5个百分点,M2增速连续6月回落。从这些数据来看,中国经济仍然面临通胀压力,尽管货币政策正在紧缩。

  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时评人章文的文章表示,在过去的2个月,中国经济面临高度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外部面临欧洲主权危机引起全球通缩的可能,而在内部,房地产调控与整顿地方融资平台让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最重要的投资,面临熄火危险。而这种担忧传导到股市,拖累大盘下泻600余点。因此,在整个五月,受伤的资本市场一直在寻找下跌的理由,这让所谓“通缩论”抬头,并期望政府放弃调控政策。

  文章分析,中国并不存在所谓的通缩,而是通胀压力始终高悬。要知道,以住房和汽车消费下降来论证通缩是无厘头的行为,因为通货紧缩指的是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到物价下跌,形成通货紧缩。而中国住房的交易量下降,并非人们收入减少所致,而是调控造成的预期影响购买行为,尤其即使不是由调控导致下降,那也是因为资产价格膨胀的原因而非通缩。汽车销售量的逐月萎缩也非购买力下降,而是市场饱和度所起的作用。事实上,中国流通货币在去年以来并未减少而是增多,尤其是民间剩余资本四处投机,成为一些农产品、中草药、收藏品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而更直白的现象是,中国爆发全国性的加薪潮,这是因为通胀导致的生活成本增加,迫使工人提出更高的薪酬要求,这也是很多地区出现“民工荒”的主要原因,甚至一些地区开始征招年龄较大的工人。作为通胀的产物,加薪潮表明,中国存在通胀压力而非通缩危险。所谓通缩,不过是资本市场投机者梦幻的拯救,尽管中国经济确实面临最纠结的局面,但是没有证据表明中国经济会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因为政府的政策至今仍然较为宽松,除了抑制资产泡沫的局部政策之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