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你了解抗战吗

http://www.CRNTT.com   2010-08-19 12:33:03  


 
  史料缺乏始终是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能谈谈台湾对抗战史的研究情况吗?

  李蓉:我了解的台湾研究情况很有限,但感觉到台湾对抗战史的研究基本还是以国民党为主,反映共产党抗战的不多。

  事实上,在抗战史的书写问题上,大家越来越心平气和。200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胡锦涛主席对抗战初期以国民党军队为主的正面战场做出“积极抗战”的评价,这令台湾的国民党人士很是感慨,极受感动。胡锦涛在讲话中明确提到的8位抗战英雄里有一半是国民党军官,这说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意识到:无分党派,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都一样值得讴歌和缅怀。

  共产党对于历史的重视程度也高于国民党。2005年到台湾访问时发现,国民党党史会的工作人员一共才3个人。当然,国民党也曾非常重视党的历史。但现在有很大变化。

  《瞭望东方周刊》:抗战史研究中有些怎样的挑战和困难?史料缺乏还是修史的大问题吗?

  李蓉:史料是修史的前提和基础,修史离不开史料。对抗战史的研究来说,史料的不充分、不完备始终是一个问题。主要是国民党政府退出大陆时带走了很多档案,导致在改革开放前大陆的抗战史研究史料缺乏,特别是国民党方面的史料缺乏。改革开放后,大陆学者辗转看到一些台湾学者所着的国民党抗战的书籍,也有很多学者想办法到台湾搜集材料,至少作为历史研究中的相互参照。

  中国抗战史的资料,因为在战争环境里,进行及时、明确的战争伤亡统计或者战报统计本身就困难,再加上日军投降时又在日本本土和中国销毁了大量资料,接着又是全国解放战争,这些因素都给抗战史资料的保存造成困难,也给研究者带来很大的难度。

  随着史料的发掘和研究的深入和推进,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成果也会不断问世,不可能一劳永逸、踏步不前。当然,研究者们也要付出艰苦努力才会有所收获的。

  “中流砥柱”无须质疑

  《瞭望东方周刊》:近年来有人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表示质疑。

  李蓉:这不足为怪。其原因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了解不够,对中国抗战的历史了解不深。在如今这样开放的社会氛围里,因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得到比过去多的介绍和肯定,有人就对共产党的作用表示怀疑,认识模糊,提出: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表现在哪里?这些问题,要摆事实讲道理,是可以让人信服的。虽然“中流砥柱”只是一个形容性名词,但确实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其实在1941年5月25日,毛泽东就指出: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毛泽东的这一论述,反映的是客观历史事实。从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提出抗战主张,一直坚持抗战;同时强调争取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一场人民战争,团结争取了一切抗日的力量;共产党制定了全国抗战路线,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还重视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改造,为全国树立了民主的榜样。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抗战史的研究同社会现实紧密相连。我们努力去深化研究抗日战争史,就是要写成信史,达到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目的。对那些对中共历史认识不全面、甚至有偏见的观念,可以通过全面的、科学的、准确的历史来进行教育和纠正。

  《瞭望东方周刊》:另外一些观点是,应该打破传统的研究和书写模式,按照“历史事实”来研究和书写抗战史?

  李蓉:这个提法有片面性。传统的研究和书写模式,需要创新、发展,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更不能说就没有按照历史事实的研究和书写抗战史。只是时代在前进,人们的观念在变化,研究角度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人们思想拨乱反正,已经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抗战史也从共产党党史的一部分扩展和深化到全民族的抗战史研究,这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这不等于说党史就不再需要,更不能说原来的历史叙述不真实。对传统研究和书写模式要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加以全盘否定,更不能同现在的研究完全对立。要看到,之前的研究奠定了今天的基础,并提供了横向比较的可能。

  要允许抗战史研究有一定的阶段性。要克服历史研究中的虚无主义,把澡盆里的脏水倒出,并不意味着要把盆里的孩子也一起泼出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