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你了解抗战吗

http://www.CRNTT.com   2010-08-19 12:33:03  


 
  如果我没有来呢?

  这是一个特别矛盾的人。或者借用另一句北京话,特别拧巴。

  一方面,方军有35年党龄,崇尚老革命党人的做派,因为看不惯以前的领导贪污腐败的作风而频频给北京市纪检部门写信,并揣测这是自己“被内退”的原因。同时,他曾在日本留学6年,自称深入接触“资本主义社会”,羡慕各种凡俗享受。

  他的书房里既有大量散发着“左”色彩的图文资料。但是,他也为做客央视“新闻会客厅”时,主持人海霞一直挽着自己的胳膊而觉得“倍儿有面子”。

  方军说,自己不知多少次都已决心放弃,“可是一有这个念头,马上就有新的电话、信件来了,还得继续干。”他叹口气,“上船容易下船难。”

  他不愿当面吐露的,是每每看到那些老泪纵横的老军人时,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劲儿。

  国民革命军30军少将师长仵厚德,台儿庄战役最后的指挥官。他1937年8月在北平作战,全营官兵621人,撤出战斗时还剩112个;第二天又被包围,最后剩下17个;台儿庄时他带头组成40人的敢死队,最后他们3个人幸存⋯⋯

  “仵老汉这样的人物在法国、在美国、在日本国、在英国还了得吗?”方军曾写文章感慨道。方军去时,孤独的老人终于敞开心扉,详细地向他叙述了当时战场的情形。

  老人的记性极好,几十年过去,依然记得许多细节,并对各种武器装备的型号和优缺点如数家珍。方军一边采访,一边忍不住在心里喊:“研究抗战史的专家学者们,你们都在哪儿呢?”

  陕北的稻田里,仵老汉讲述了当年在战场上拼死抵抗并获得日军敬畏的惨烈场面,方军听得浑身起鸡皮疙瘩,忍不住问:“这些你对家人、乡亲说过没有?”

  “从来没有。”

  “那如果我没有来呢?”

  老人沉默了,半晌没有说话,只有黄土高原上的北风呜呜作响。

  方军在仵老汉家里住了一个月,吃爬满苍蝇的饼子,住漏风的床头。临走时,老人再三感激:“从来没有作家、记者采访我。你来了,是对我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的人生经历的肯定。我忘不了你的恩情!”

  一本书的最后一页

  方军的“口述缘”是在日本留学时结下的。那时为了赚学费,他每日给饭馆打工送外卖,因此得以进入成百上千的日本普通家庭。时间长了,他发现了一些曾经是侵华日军的“老鬼子”。

  他跟这些日本人攀谈起来。有的愿意承认侵华战争是不可篡改的史实,并向他讲述了许多当年战场上不为人熟知的细节;有的则至今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在一个讲不通道理的“老鬼子”家里,方军忍不住拍了桌子,“恨不能早生几十年,抡起大片刀,和他在战场上血肉相拼。”

  方军曾将在日本的经历结集出版了《我认识的鬼子兵》一书,一举成为“1997年度中国十大畅销书”,并获得当年的“中国图书奖”。

  但无论哪一类,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悄悄地、神秘地向方军提出一个问题:“他们生活得怎么样?”“他们”,就是曾与这些日本人作战的中国军人:国民政府军、八路军、新四军⋯⋯

  带着日本老兵的问题,方军在1997年回国之后,开始了对国内战争亲历者的回访。他慢慢总结出十类他想要采访的人,并用毛笔一项项写出来,贴在墙上抬头可见的位置,时时提醒自己:

  老八路、老新四军;国民党抗战将士;侵华抗战老鬼子;劳工;爱国华侨;性奴隶(慰安妇);日军子女、国军子女;战争受害者;美国飞虎队;东北抗联。

  如今,纸已泛黄。他指着其中几项叹气:“东北抗联,几乎没什么人存在了;慰安妇,现在能讲的也几乎没有了;飞虎队,也很难找到⋯⋯”

  他已采访521人,但是在抗战结束前夕战场上国民党、共产党军队便有近800万人。他说,一个人的力量如何完成?“我觉得如果抗战历史是一本大书,我写的就是这本书的最后一页。等所有人都走了,这本书也就该合上,插进书架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