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没有实业 香港哪有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10-09-23 11:26:03  


对就业来说,特区政府的“无为”会产生更多矛盾,必须“有为”。
  中评社香港9月23日讯/“回望三十多年打工生涯,自从80-90年代香港的‘实业’,例如工厂、建筑及运输不断萎缩后,笔者就愈来愈看不到工作前景,搵两餐亦愈来愈困难。2009年施政报告提出的六项优势产业,至今笔者实在看不到已经顾全到全体香港市民,特别是年青一代创造出多少就业机会,开拓了多大的就业空间呢?面对这个因为失去“实业”而了无生气的香港,年青人不单搵工难,实际上是搵前景仲难。”汽车交通运输业总工会袁祥丰今天在《文汇报》登出文章“没有实业 哪有前景”,文章内容如下: 

  特首曾荫权在去年施政报告中提出发展六项优势产业,以创造更多工作机会,解决香港失业问题。然而香港的失业情况至今还没有显着改善,八月份青年失业率更高达13.2%,而近期不幸地先后有多名青年因感前路茫茫而相继踏上轻生之路。究竟香港青年一代正面对一个怎样的就业环境?而他们为何会对前路感到毫无出路呢?对此特区政府实在责无旁贷,特首在十月份公布的施政报告中切不可只是提出修修补补的就业措施,而必须对症下药,提出确切而具体的就业政策,妥善处理香港的就业问题。 

  对于“60后”的我来说,目睹香港由一个渔村海港渐变成工业出口贸易地区、再摇身变成今时今日的国际大都会。这一段香港经济蓬勃发展的神话,一方面使我经历了香港打工仔的黄金年代,另一方面亦令到今天的我感到前景茫茫。 

  70年代,只有七岁的我已开始工作赚钱。当时妈妈为了方便照顾我们三兄弟,经常从工厂里拿些简单的外发工回家做,包括牛仔裤剪线头、胶玩具公仔上油加色等等。而为了帮补家计,减轻当时每天早上六时出外做苦力,晚上八时才回家的爸爸的负担,外发工就是我人生中的首份“职业”! 

  在70-80年代,社会上根本就没有就业困难这回事。当时只有事求人,甚少人求事。你能想像一个十岁小孩已经可以做兼职了吗?还记起当时笔者听到楼下报纸档老板娘与友人诉苦说:“人工不多,又要凌晨四点起身,哪有人愿意做呢?”我即时抢着说:“我做!”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