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邱震海:中国人如何培养成熟的思维方式?

http://www.CRNTT.com   2011-06-03 12:05:37  


 
  美国作为恐怖主义受害者和头号民主国家,其政治精英在这方面显然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点。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而这也是导致恐怖主义屡禁不绝的原因之一。但西方世界的相对成熟恰恰体现在其知识界的思辨和批判能力上,从而对社会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刹车器”作用。

  对人类价值观和文明的进步而言,上面的讨论不是没有意义的。人类过去数百乃至数千年的进步,都是在冲突、错误和迷茫之后,及时有一批有识之士进行总结、反思和梳理,形成共识并继而将之体现于行为规范和法律等一系列载体上。同时,一个社会拥有这样的公共讨论的能力,恰恰是社会开放和成熟的标志之一。在这样的氛围下,公民经历的是多元视野和思辨能力的训练,最终获得的是完整、成熟的人格的提升。

中国部分网民何以同情拉登?

  以此反观拉登之死在中国民间舆论掀起的波澜,情况就不容乐观了。首先,据不少主流网站的民意调查,中国大陆不少网民认同拉登是反美英雄和阿拉伯世界的英雄人物;也有民众以“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的逻辑,公开表示支持拉登的恐怖主义方式。

  有一位中国知识分子在其微博上的观点,似乎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上述这一观点背后的情绪。他写道:“拉登是被压迫、被欺侮国家人民的英雄!中国人民对自己的苦难史有着切肤之痛!凡是有过这种经历的国家的人民,都不应失去对拉登的同情。恐怖主义只是西方强加到弱国人民头上的名词。中国人应有自己的分辨。”

  这一建基于中国历史悲情之上的对恐怖主义的同情,几乎已经站到了人类文明世界的对立面上。无可否认,恐怖主义的成因之中,有西方世界的集体傲慢及其导致的文明秩序倾斜。但这绝不等于所谓的被压迫一方可采用滥杀无辜,尤其是滥杀手无寸铁的平民的手法,来宣泄其对文明秩序不公的抗争。这正如上世纪的法西斯主义以人种优劣为由,采取对另一个民族的灭绝性的屠杀。在人类文明社会中,任何合理的事物只要采用恐怖手段,其合理性都将立即荡然无存。

  至于对于同情拉登的偏颇观点,中国互联网上虽有人表示反对,但提出的反驳理据却是“‘九一一’牺牲者中也有我们的同胞”,显示出较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