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乔良:中国海洋利益需要航母

http://www.CRNTT.com   2011-06-20 14:17:13  


 
  航母与周边世界

  三联生活周刊:航母的出现,会对中国周边地区以及世界的战略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乔良:影响肯定是有的。美国人虽然嘴上说不怕――比如有个美军退役军官说:“我愿意看到中国的航母未来成为美军的靶子。”还有人说中国的航母是一堆废铁,这都是大话。如果真如此,美国人是会偷着乐的,而不会说这些废话。必须承认,美国人确实有比我们更强大的航母战斗力,但是中国航母既然存在了,就不会轻易成为你的靶子。反过来,如果你真把中国航母做靶子,那你就必须做好你的航母也有可能成为中国反航母武器靶标的心理准备。这就是对等原则。现在面对中国敢说大话的只有美国,而我认为他们也只是在虚声壮胆。

  美国有智库说,应该在中国航母适航期间,就把它击沉。美国是一个很有远虑的国家,他们对任何可能的突发事件,甚至对任何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预有准备,都有相应的计划。比如对于英国这样的铁杆盟国,美国的作战计划里,竟然有“如果有一天美国在北海与英国人争夺石油,该怎么打”的计划,所以,对中国它会有这样那样的计划毫不奇怪,但问题是他敢不敢这么做。

  其他国家,比如南海诸国,因为和中国有海上权益的争执,中国有了航母后,他们毫无疑问是会恐惧的。但是中国的发展不会因为你恐惧就停滞,因为我首先考虑的不是你的恐惧,而是我的国家利益。经济能力和军事能力的发展对中国来说是必然的,也是相互联系的,有了经济能力的发展,就会有对军事能力增长的需求,军事能力增强,国家能力也会增长,这是一种推挽式前进。

  对今天的中国来说,重要的不是发展不发展,因为发展是必然的。关键在于以何种方式、以什么样的成本、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发展。按照胡锦涛主席的说法,中国选择的是“和谐世界、和平崛起”。我们不准备让别国成为我们发展的代价和成本,我们更不希望自己成为别国发展的成本和代价,我们希望的是其他国家能和中国互利共赢。

  这其实是国家间的博弈,就是彼此间谁“魔高一尺”、谁“道高一丈”的问题。但有一个前提,不能陷入军备竞赛,这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好处。当年苏联被拖垮,一部分原因就是陷入了军备竞赛。

  三联生活周刊:现有也有一种看法比较强烈――中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应该更多地宣示自己的实力,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乔良:在一个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最忌讳的是炫耀。美国崛起时,地缘战略环境要比我们今天好得多,可是美国却真正做到了“韬光养晦”,毫不炫耀,甚至以极其平和的方式去对待其他大国以及弱小国家,很多国家就是在那个时候积累了对美国的良好印象。

  中国着什么急呢?我们老是想把几代人才能做成的事在一代人里完成,什么事情都想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看到结果,什么梦想都要在一天里全部实现,这种想法太急功近利。一个国家的崛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美国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崛起,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期完成崛起,到50年代中期才彻底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国――这个过程用了将近70年时间。中国到今天连美国一半的路都没有走完,而我们今天面临的环境又比美国当年险恶得多,我们急着张狂什么?况且即使崛起,也没必要、更不应该张狂。中国人本来就是一个主张以中庸、平和的方式对待他人、对待世界的民族,何苦非要在这个时候,用某种张扬的方式来炫耀自己呢?

  三联生活周刊:那我们建造航母,与“韬光养晦”的政策是否有冲突?

  乔良:航空母舰的出现,恰恰是对“韬光养晦”的一个补充。如同一个人体量很大,却没有足够强壮的骨骼的话,是不能支撑自己的。中国现在体量越来越大,如果骨骼不够强大,就不能支持其行动。航母的出现,就是在增强中国的骨骼。即使是“韬光养晦”,你也不能变成摊在那儿的一堆肉泥吧。

  三联生活周刊:航母面世后,有哪些比较经典的战役?

  乔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11月,英国皇家海军从地中海上的航空母舰派出少量飞机攻击在塔兰托港内的意大利舰队。这是历史上首次航空母舰用舰载机对水面目标及港口进行攻击,也标志着大炮巨舰主义的终结。

  但是相对讲,塔兰托战役的规模小一点。真正大规模的使用一支航母舰队对军港和水面舰只进行偷袭,“珍珠港事件”才是经典。此前此后,都没有比这更经典的战役。“珍珠港事件”之后半年,日本人和美国人在中途岛打了一场大海战,完全是航母对航母的战斗,则可以看做是大洋决战的经典。当时美国人用3艘航母击沉了日本人的4艘航母。据统计,美国到“二战”结束时有上百艘航母,不过那些航母大多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航母,它们很多是由轮船改造的,装上甲板,让飞机能够起飞就算。“二战”结束时,美国的军工生产能力已登峰造极,甚至到现在美国的军工生产能力都没有达到它当年的程度。你想,上百万门火炮、数十万辆坦克、上万艘舰艇、几十万架飞机,一次性的复员兵就是1000多万人。由此可以想象,美国的军事力量在“二战”结束后达到什么程度。

  三联生活周刊:可以想象,航母出现后,新一轮“中国威胁论”会再次甚嚣尘上,如何应对这种局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