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武汉何故变“汪洋”?

http://www.CRNTT.com   2011-06-22 09:49:46  


 
调查

  “清朝管网”至今还在用

  道路渍水除了遭受罕见的强降雨天气,背后却暴露出城市管网老化,与城市发展不适应的痼疾。据武汉水务部门透露,武汉现有管网有的还是清朝年间修建,排疏能力退化严重。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周婕教授指出,以前在设计排水管网时,受当时的经济条件和观念等限制,管网和箱涵的口径很小。近年来随着武汉城区不断扩大,地下管网建设滞后,是造成城区内渍水的主要原因。

  排水标准仍为1年一遇

  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项久华介绍,该市城区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为“1年一遇”,即24小时内累计雨量100毫米,或小时降雨强度34.5毫米。而日降雨量或小时降雨量超出“1年一遇”标准的情况,在武汉每年平均要发生7-8次。

  众多工地堵了排水管网

  施工工地太多,导致排水管网中断,也是导致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记者从武汉市水务局了解到,该市现有大小工地5000多处,有少数工地野蛮施工,压占或破坏排水管网;有的工地形成深坑,天然形成大量积水;还有的把泥浆、渣土倾倒入排水管网,引发“肠梗阻”。

  据了解,目前武汉的排水管网有相当一部分为雨污合流制,也容易造成垃圾淤泥堵塞管网。

  路面硬化“喝”不进雨水

  “现在城市路面硬化导致排水管道压力过大,也是产生内涝的重要原因。”周婕指出,随着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湖泊、湿地被填埋,城市的汇水能力大大减弱。与此同时,路面逐渐被混凝土、沥青等不透水材料覆盖,雨水无法渗透,只得靠城市排水管网外排,“如果再不保护生态,任由填埋河流、湖泊,将会给城市带来更多问题。”

  不要忽视“城市的良心”

  建设管理过程中顾此失彼,暴雨来时必然会让城市窘态百出,狼狈不堪。

  18日一场强降雨致使武汉三镇渍涝严重的场景,实则是当前诸多城市“逢雨必涝、逢雨必瘫”境况的一个缩影。很多城市建设规划中“重地表,轻地下”的弊病在暴雨中暴露无遗。

  在问题不断凸显引起诸多疑问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者需要认真反思和警醒。

  雨水本是正常天象,可怕的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急功近利”和“盲目扩张”阻挡了雨水的去路。暴雨应急机制、组织能力还存在“软肋”。尽管暴雨预报、预警机制都已建立,应急预案也都已制定,但往往停留在城市管理者手中,广大市民还知之不详,遇到紧急情只能被动应对。

  150多年前,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句名言至今仍对我们有现实的意义。巴黎、伦敦等城市地下排水系统是高效的“地下公共廊道”,赣州建于宋代的城市排水系统能使城市千年不涝,都值得借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