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台北故宫:给北京故宫上一课

http://www.CRNTT.com   2011-08-02 11:17:57  


 
  丑闻接二连三,自查自纠从无人管

  “盗窃门”、“错字门”、“会所门”、“解雇门”、“文物门”,多少“门”也未能改变故宫的傲慢,特别是对民意的藐视。发生这么多事故之后,故宫仍然是百般辩护,一点也没有反省的意思。对事后的追责,仍然是自查自纠的方式。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它既没有向上级文物主管单位报告,当然也就无人来调查此事,如此效率只能用拖沓形容,更何况它关起门来调查并不是报案的前置条件。看来,再多的“门”也不能撼动故宫了。

  在前三“门”中,故宫管理者似乎并未受到问责。看来,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制度尤为紧迫了。至少应包括两点:一是财务账目完全公开,二是管理运作(除安防外)完全公开。 
  
故宫:不再是“Forbidden City” 

  故宫曾经被叫做紫禁城,这里象征在皇权的至高无上,可以无视法律无视民意。可是,如今的故宫早已经是全民的财产,故宫不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也不向公众通报。这里的人难道还活在紫禁城的时代,做着自家事自家办的迷梦?

  故宫,放下你至高无上的架子

  自从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这个院子开始,这里已经不再是皇家权威的象征,更不是关起门来就不受法律管辖的禁地。然而,故宫管理者似乎还没有认识到这点,他们无视相关法律对文物管理的规定,发生事故不向主管单位报告,更不向社会公众通报,对责任人的追究不了了之,而对文物的损坏避而不谈赔偿的问题。发生了盗窃事故,就抱怨技术设备,抱怨费用不足。他们忘了,这些文物的主人是这个国家的每个公民,是纳税人在供养着他们。

  新闻发言人不该是撒谎的艺术家

  “故宫有多年文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故宫上上下下把自己收藏的文物当眼珠子般珍惜。”故宫博物院新闻发言人冯乃恩在面对故宫人为损坏一级文物宋代哥窑瓷后说,请群众对故宫保持一份信任。 这一点,巧如“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翻版。如果文物和眼睛一样重要,这么多门的发生,这新闻发言人得失明多少次了?面对着法律明文规定,故宫方面还是拒不承认瞒报,在事故侧漏之后的当天才通报,这是巧合还是无知?

  故宫方面又称,破损情况虽然有些复杂,但修复应不成问题,故宫博物院就有这方面的丰富经验。是啊,这经验够丰富的。然而,马未都却认为就是表面上修复,也难恢复其文物价值。也许,我们只能说,故宫,这个神秘惯了的地方,发言人还太缺乏面对公众的经验。

故宫是时候打开大门了
 
  故宫曾经是皇权的象征,在今天,则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与文明的聚集地,是一个公共文化场域。故宫不应该被层层包裹在权力屏障下,否则的话,故宫就依旧不能真正属于公众。今天的故宫管理者的身份,不应该是依附于相关人事制度体系下的权力身份,而应真正转变为公共文化管理者,以公共身份来践行文化开放的使命。没有开放,文化就只能是一潭死水。故宫大门失去了文化钥匙,只依赖于权力之手推动,那么,这片领地成为私人会所,发生丢失藏品与摔碎文物的事,也就不奇怪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