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以《上海公报》语言模式破解两岸难题

http://www.CRNTT.com   2012-02-29 08:49:10  


 
  由此可见,《上海公报》折射了美国政府的立场与中国政府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实际上,据中美双方当事人的一些回忆录忆述,在乔冠华与基辛格逐字逐句推敲《上海公报》的每一句话中,台湾问题是最棘手、最困难的问题,双方花费的时间最多。尽管《上海公报》的框架在基辛格上一年十月访华时就已同周恩来总理大体商定,有争议问题的措辞也在那次会谈中意见趋于一致,但是台湾问题却没有定酌。

  当时,中美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重要分歧,除了是双方在《上海公报》中以“各自表述”的方式阐述对台湾问题的定位之外,中国要求美国声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是美国的“希望”,而美国却坚持声明这是美国的“关心”,而且坚持要使用“重申”的字眼,表示这是具有一项连续性的义务。中国方面要求美国无条件答应从台湾撤走全部美军;美国只肯把撤军说成是一个目标,即使这样,美国还坚持,要把撤军跟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与缓和整个亚洲的紧张局势联系起来。为此,乔冠华与基辛格两人旁征博引,针锋相对,展开不失学者风度的激烈争论,甚至争吵,以证明自己更有道理,让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

  尤其是在“一个中国”的表述上,后来被称为“基辛格语言艺术”的“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份。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方面在用词上仅是“认识到”(按:也有人翻译为“认知到”)而不是“承认”,并使用“不提出异议”而不是“赞成”,表现了尼克松在对台政策上的模棱两可。据基辛格回忆,上述提法出自五十代后美国国务院为一次中美谈判准备的文件,尼克松之所以坚持使用这样的语言,是希望在台湾问题上留有余地。另外,尼克松还坚持将美军撤出台湾与“该地区紧张局势的缓解”联在一起,从而间接地将美国期待中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联系起来。

  但应当看到,美国政府在第一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打交道的正式文件上就正式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份,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等于正式承诺今后将不再进行制造“两个中国”的活动,也不可能再明目张胆地鼓励和支持台湾搞“独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