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常修泽:聚兴中华,构建两岸大屋顶

http://www.CRNTT.com   2013-01-07 00:28:29  


 
  两岸都应有构建两岸“大屋顶”的博大容量

  在“构建聚兴中华两岸大屋顶”一文中,反复提到“容”的问题。为什么对“容”情有独锺?

  因为我感到现在容量不够博大。中华民族本是一个具有博大容量的民族啊。老子《道德经》有一句名言:“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道德经》第十六章)。他说的“王”指什么?就是指“统治”。怎样才能统治得好呢?老子说必须要“公”;怎样才能做到“公”呢?必须要胸怀宽广,“容”量宏大;怎样才能做到“容”量大呢?必须要知道“常”。“常”是什么?“常”是常规、规律,包括社会发展规律。构建两岸“大屋顶”,为“两岸一体”建立持久可靠的制度保障,这是客观规律之使然。两岸政治家都需要把握“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这一大智慧。

  在把握历史规律的大智慧方面,我很感佩基辛格博士与周恩来先生。1972年在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时,遇到大陆和台湾这一症结,著名谋略家基辛格博士与时任中国总理的周恩来连袂创造了“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这组概念。“海峡两岸”这个概念本身就显示了一种博大容量的大智慧。

  11年后,1983年,邓小平提出:“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这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也是一种大智慧。虽然,由于两岸问题的复杂性,邓小平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但是,他也促使我们从更高的高度和更大的视野来思考问题。

  这不禁使我想到哲学界主张“合二而一”论的先祖方以智的一句名言:“尽天地古今皆二也,两间无不交。”(方以智:《东西均》)这种“两间无不交”的状态,不是恰好构成一个“大屋顶”吗?提出聚兴中华两岸“大屋顶”的想法,正是由此而来。两岸应该研究“两间无不交”的结构、主体、功能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