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北京专家:正式开启两岸融合统一进程

http://www.CRNTT.com   2013-02-10 00:14:04  


 
  (一)岛内民众支持两岸统一的比例较低

  在选举社会,民意是政党路线政策的依归。岛内民众对统一的态度,可谓是观察统一形势主要指标中的关键指标。台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常年的跟踪民调显示,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从1994年12月的20.2%上升至2011年6月的54.2%,支持“台独”的比例从1994年12月的11.1%上升至2011年6月的23.2%。2011年6月的民调显示,倾向统一、“独立”、维持现状的比例分别为10.1%、23.2%、60.1%。这显示国民党执政后民众身份认同上的“去中趋台”、统独认同上的“统降独升”趋势并未改变。这一方面和两岸百年隔绝、数十年对抗下民意的不易改变有关,另一方面是马两岸上“政经分离”政策的“因”,结下了岛内民意“政经分离”的“果”,马的做法客观上加持了“反中拒统”的论调。目前,岛内除少数传统统派外,已很难听见主张统一的声音。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台民众对大陆的成见仍深。旺旺中时民调中心2012年8月的民调显示,台民众对大陆政府、民众的好感分别为17%、32%,虽较以往有所提升,但仍处较低水准。③

  (二)马当局对一中、统一及两岸政治议题协商持淡化、回避态度

  执政党的政策是影响统一进程的重要因素。两蒋时期以及李登辉执政前期,台当局均明确承认一个中国,以两岸统一作为目标,1991年的“国统纲领”明确以两岸统一为指向。马英九2005年伦敦政经学院的演讲中,亦重申两岸“终极统一”的目标。但是,马上台后在岛内民意压力、绿营攻击、国民党内本土派力量牵制、美日不愿两岸走得过近等岛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其大陆政策不断向保守调整。

  一是淡化“一中”。尽量少谈“一个中国”、“中国人”,退步至只敢提“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也希望大陆尽量“一中不表”或“一中少表”;并一味向本土方向调整,强调“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

  二是强调“不统”。声称“任内不会与大陆谈判两岸统一的问题”,一味强调“不统、不独、不武”和维持现状。

  三是不愿碰触两岸政治议题。马认为两岸关系发展过快尤其是触及政治议题,会引起岛内民众及美国的疑虑,难以招架民进党“亲中卖台”的攻击,对其连任不利,因此执政后大陆政策呈明显的“重经济、避政治”或“只经不政”的特点,避谈两岸政治议题,不愿如选前所宣示的那样去触及两岸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互信、签订和平协议等问题。这使得两岸关系难以向更高层次推进。2012马连任后,继续强调碰触两岸政治议题的时机不成熟,对两岸政治议题的保守态度并无变化。不过,我们亦应注意到,马选后提出“广义和平协议论”,多次表示希望“实现两岸关系制度化”、“两岸互设办事处”,并宣示会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作出调整,显示其在两岸政策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对两岸政治议题实有化整为零、“堆积木”的变通思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