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干部公选与政坛“黑马”

http://www.CRNTT.com   2013-03-13 10:42:19  


 
  用“公开”换取“公信”

  不相信官方的“辟谣”,也不相信媒体的调查,宁愿去相信各种“阴谋论”,去散布各种足以给当事人带来更多误伤的“爆料”和“传言”—这种迎合了大众心理、弥漫在年轻干部快速晋升路途上的“心理上的迷障”,颇值得人们深思。

  实际上,那些在仕途上“一马当先”的“黑马”们,之所以在官场上赢得先机、在“公选”中脱颖而出,除了的确有一些“黑幕”外,机遇恐怕更多的还是来自于某个偶然的时机巧合以及这个特殊的时代。梳理资料可发现,那些具有 “小、女、少、外”特质的干部更容易从同僚中脱颖而出。

  详言之,哪怕一个人在业绩和能力上与其他同僚相似,只要其占据了年龄优势(“小”)、性别优势(女性)、民族优势(少数民族)、政治身份优势(党外人士)中的其中两点,到了仕途上的某个节点上,其均更容易胜出。因为,我国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有着严格的结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年龄结构。此外,对女性干部、党外人士及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上也多会有倾斜政策和硬性要求。

  以“80后美女副市长”董海涛所在的辽宁东港为例,董海涛等一批“80后”之所以迅速上位,与东港所在的丹东市的领导干部队伍老化、常年得不到更新有关。由于上级部门对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硬性要求,这些常年累计的问题需要在某次换届之前突击解决,于是,一批年轻的干部遂有机会脱颖而出。

  比如,2012年丹东在三级人大政府换届时,要求县市区政府班子成员“必有1人35岁以下、1名非中共干部、至少1名女干部”。所以,这次东港市公选的15位年轻干部中,才会非常注重女性干部、党外干部的搭配。非中共党员的 “80后美女”董海涛遂有机会成为副市长。尽管如此,舆论对其质疑并未消除。

  而此前几个引起热议的“最年轻市长”周森锋、工作刚半年便任副县级干部的甘肃武威的焦三牛,则是“赢”在起跑线上: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们或是作为选调生,或是挂职锻炼后留在地方工作。他们在仕途的起点上就身列为副处级,而这往往是有的公务员需要一辈子才能晋升到的最高官阶。

  如此年轻即身居高位,难免让周围那些年龄上更“资深”、职务上更“青春”的同僚们心生不平。再加上其他落选者的“不满”,公选制度本身的“漏洞”,以及公众对官僚阶层权力世袭的腐败个案的痛恨,因此,网络和舆论对年轻干部“逢提必疑”也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对 “公选”不满的不仅仅是这个制度本身“有机可乘”,还有对操作这套选拔程序的某些官员的警惕和担心。而要换回人们对“公选”的信心,除了要完善公选的制度设计,加强对干部选拔的监督、打击违规提拔的个案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用更彻底、开放、透明的信息公开,来平息外界的疑虑以及质疑,而非简单地以“符合法定程序、并无违规之处”等简单的套话来应对、敷衍。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凡是那些动作很大的、在更广范围内的“公推公选”的干部选拔活动,外界的质疑和指责也就越少。而这些获得提拔上来的干部也更能获得民众的支持。

  为了防止干部任用出现“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以及针对当前社会各界对干部选拔任用极度关注的现状,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党建研究中心主任赖宏教授提出,对拟提拔干部应建立更加完善的任前干部信息披露制度。

  赖宏教授称,应在党内外对拟任用干部的家庭社会关系、以往的履职情况及管理能力、财产状况等信息进行披露,且这种信息披露应贯穿干部履职的全过程,并实行“一年一披露”的常规化和制度化操作。对于那些不愿意提供或者提供虚假信息的拟任人选,应视为不愿意接受党内外监督,直接认定为“不具备任职资格”。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