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 |
李义虎:增量改革 两岸关系发展路径选择 | |
http://www.CRNTT.com 2013-04-03 00:32:02 |
颇值注意的是,在近年来两岸关系改善、呈现和平发展局面的情况下,大陆提出了一些增量型的概念,如一个中国框架、两岸同属一中及和平发展等,台湾学者提出的“一国三宪”、两岸统合、“一中同表”以及两岸一中,均应被认为是增量的概念,甚至包括民进党人士谢长廷抛出的“宪法共识”,也有增量的内涵。显然,这些概念在两岸间引起很大反响,对两岸关系的活泼化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也促使两岸关系发展在路径选择上从存量部分走向增量部分。特别值得略加分析的是,一个中国框架是一个中国原则在和平发展阶段的增量型概念,很好地处理了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它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保有一个中国原则这个最大的存量,又在此基础上使容纳和平发展内容的增量有所扩张,包容了对方的一些思考、方案中的有益成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此外,“一中三宪”虽然仍可在学理上商榷,但也不失为一个恰当处理存量与增量关系的例子,因为在其理论框架内“两宪”是存量,“第三宪”是增量,既有存量,又有增量,重点是在增量上做文章,以开启两岸关系发展、政治协商的航道。除了理论上的创新之外,近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也在更多地依赖增量改革的路径选择。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成果不断累积,而且这种关系开始走向制度化和机制化,其客观效果是使两岸关系发展产生了新的增量。再有,双方在默契中有意识地避免政策存量的对抗,如两岸均以“九二共识”作为政治互动的基础,强调“搁置争议”,双方策略地回避一个中国内涵,在存量间建立起某种模糊地带。这实际上为增量改革预留了很大的空间,其结果是使两岸的政策制定者能够站到政策增量的新角度看待两岸关系的整体面貌。今后,双方应该弄清楚增量的方向和新的增长点在哪里,以开拓性做法进行政策增量改革,并使两岸的政策增量不断产生交集并进行有效对接。 当然,从改革的最终状态来讲,以增量改革为两岸关系发展的合理路径选择,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一部分存量具有合理性和生存力,如两岸均在法理上坚持的一个中国,是必须保留延续下去,甚至要加以扩张和进一步增长的,因为它们是增量改革的基石并要与新的增量成分共同构成结构性和组织性的增量。第二,增量改革的对象仍然是存量中的不合理部分,这些不合理部分以后必须加以改革、排除,因为它们是增量改革的直接障碍物。第三,对于两岸关系来讲,存在现实和将来双方均无法产生交集的部分,其中在最终状态下双方无法产生交集的部分以后将本着妥协的立场加以化解、消融,因为它们间接影响着增量改革的进行速度并造成双方关系的真空。第四,有一部分存量是不必去着意理会的,因为它们会因生命力的不足而自然消失,一些今天我们看来很困难的问题在以后也许并不需要花费大的功夫就化解了,变成不是问题的“问题”。总之,对于上述种种做法仍需要仔细甄别和处理,目前优先要做的乃是增加和存储新的“增量”即两岸关系中新的质与量,特别是发展新的体制性成分。增量改革的合理进行状态和最终合理结果,是造成增量大于存量,新体制大于旧体制,新成分大于旧成分,造成新的有利的改革形势。只有在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时,才能在不发生动荡失序的情况下保障改革终极目标的有效达成,也才能不致使旧有的存量阻碍两岸关系的顺利发展和与国家统一目标的挂钩。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