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除了奶粉,中产还在焦虑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13-05-09 14:39:11  


 
链接:

中国中产阶级奶粉焦虑症

  2013-04-18 02:55:52时代周报 作者孙乐涛

  当拎着两罐奶粉离开香港旺角东地铁站口那家万宁,你分明感到店员们异样的眼光以及隐藏着的窃窃私语。没办法,如果你是一个爸爸或妈妈,家里粉嘟嘟的小宝贝使你无法不放下自己的尊严、风度,做这样一件好像很不光彩的事。

  近来,仿佛全世界都在跟中国宝宝过不去,香港针对陆客的奶粉限购其实是最晚的,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等国的超市从去年就相继开始了奶粉限购,限购额从1罐到10来罐不等。很多超市还特别在货架上贴上中文的限购声明。

  很多外国人对中国人针对婴儿奶粉狂热的扫货行为不解,以为是他们的奶粉有政府的补贴,便宜,中国人于是去抢他们宝宝的福利。其实,中国人远没这么龌龊,中国人千辛万苦弄几罐奶粉回来,完全是因为对他们的产品的信任,实际上就是对他们人品的信任。

  对那些翘首等待这几罐奶粉的中国家庭来说,这奶粉就像莫言小说里大饥荒年代农民从生产队领到的一袋豆饼,对他们的家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外国人哪能理解这些中国中产阶级家庭的焦虑?

  无疑,为“代购”、“限购”而忧心忡忡的中国家庭主要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家庭。当代中国社会,金字塔顶端的大富大贵者已是国际公民,早就超越了口岸、国界的限制,可以正大光明地享受西方国家普遍的福利奶粉待遇。中产以下的家庭,或者由于经济、资讯、渠道等条件不足,对所谓“代购”完全没概念;或者如广大农村妇女,年纪轻轻就生孩子,身体强壮,奶水充足,母乳哺育到两岁,完全没有问题,雅培与雅士利有什么区别,与她们完全没关系。

  苦的就是那些中产家庭,受过高等教育,白领工作多年,结婚晚,生孩子更晚,高龄孕妇十月怀胎已是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生下来,全家乐得像过太阳节。作为资深小资,自己的衣食住行向来品牌意识很强,非常讲究细节,轮到小宝贝,哪能含糊,吃个外国奶,又不是负担不起。而且,通过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等等,也能找到代购渠道,圈内人也在不断热情推荐,传授经验。

  这些年纪较大的妈妈,对自己的奶水质量本来就信心不足,再加上工作繁忙等等原因,她们会觉得,宝宝专吃代购的洋奶粉,简直是天经地义的,而且就是底线。蒙牛伊利?那简直就不是奶粉,是毒药,要远远避开。至于国外品牌的中国版,也要敬而远之,我的一位夫妻都是博士的朋友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他仔细品尝了国内超市销售的与从日本代购来的明治奶粉,味道真的是有差别的。他说:“凡是经过中国人的手的东西,都变样了!”他现在焦虑的是,表弟离开日本了。

  奶粉焦虑症,其实只是中国中产阶级所患众多焦虑症之一种。房贷没还清,你一直不敢对领导大声讲话;咬牙投了个二套房,反而整天担心竹篮打水;孩子幼儿园学费比自己当年大学学费还高;爸妈年老多病住院手术处处操心;PM2.5一口一口吸下去心里发毛;工作亚历山大,30岁的脖子60岁的颈椎;还有内心深处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等等,烦心事一箩筐。总之,钱不够多,生活还是缺乏安全感、尊严感,何况钱多了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中产阶级经常被说成是社会的稳定器、减压阀,然而,在当代中国社会,被寄予厚望的新生中产阶级,仿佛是最焦虑不安的一个人群、一个情绪相当不稳定的人群。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