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 |
中国文物造假调查(续) | |
http://www.CRNTT.com 2013-06-21 14:45:20 |
造假之风自古而然 ---专访著名考古与盗墓史学者倪方六 现今,文物造假又呈一波高峰。造假者技艺更加精湛,造假对象则趋于重大文物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骆晓昀 | 南京报道 几年前,在一个饭局上,一位美籍华裔考古专家听说倪方六要写“中国文物造假史”,给他提供了一个让人唏嘘的造假案例: 上世纪,河南两名盗墓贼盗出一批青铜器,被当地公安抓获。量刑需要参考被盗文物的价值,因此公安局请来两位专家鉴定。当时专家意见一致,皆认为被盗青铜器是一级文物,属国宝,价值连城。 因为这个权威鉴定,两名盗墓贼被处以死刑。后来发现,所盗出的文物是赝品,并不值钱。如果当时专家鉴定时严谨一点,罪犯也就不会被枪毙了,而盗墓贼家人至今不知真相。 “这件事情也说明文物造假手法之高超,造假之惊人!然而造假绝非新鲜事情,可谓自古而然。”著名考古与盗墓史研究学者倪方六对《瞭瞭望东方周刊》说。 基本没机会“捡漏” 南京朝天宫如同北京潘家园,热闹熙攘。文物摊贩们在空地上铺下一块厚布,将宝贝们一一展示于上,自己则蹲在摊边和买家看客聊天砍价。 2011年前春节前,某地电视台到南京找倪方六拍摄一档有关文物造假的节目。记者手持摄影暗访机跟着倪方六,在朝天宫附近的大小文物摊位间穿梭、砍价。 “我跟一个摊贩说,要过年了,公司老板让我来选几件东西当年礼送人。要好东西,你这摊上的都是假货。”倪方六向本刊记者回忆这次暗访。 摊贩倾身附耳,低声说:“老板你跟我来,真的都不在摊上。”跟着摊贩绕行至朝天宫后边的一条小巷,那里停着一辆黑色轿车。“上车后,车中人神秘地拿出几件包装精良的青铜器,这件50万那件100万元,开价都非常高。我仔细看了一会,笑了笑就找机会下车。” 无论是摊上的还是车里的,其实都是假的。倪方六解释说,“现在捡漏的机会微乎其微,摊贩做戏已成常态,增加些神秘感有人可能就信以为真。” 值得注意的是,那时徐州刚有一个大墓被盗,一批青铜器流失。可见这些制假卖假的商贩对信息的掌握十分及时、准确。在那样的背景下,如果抱着“捡漏”的心态,觉得收脏容易压价,很可能钻进圈套。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