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刘植荣:欧美学生作文与国内作文差异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3-08-21 15:38:15  


 
3.法国为什么没把《最后一课》选入教科书

  语文教科书离不开历史事件,欧美教材对历史课文的选材非常谨慎,唯恐对历史的认识有误而误导学生。即便这样,他们也不敢轻易给出一个官方结论,充其量罗列一些学者的不同观点供学生分析、批判,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增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都德的《最后一课》对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因为它被选入我们的教科书,可法国却很少有人知道这篇文章。《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以沦陷的法国阿尔萨斯省一所小学被迫改学德语事件为题材,描写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但这件事仅发生在阿尔萨斯省法语区,该省讲法语的人只占3%,绝大多数人讲德语。为了尊重历史事实和民族感情,法国没有把《最后一课》选入教科书。

  美国中学语文教材里有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这篇课文,课文后的作文题目是:“以记者身份,写一篇关于《葛底斯堡演讲》的专栏文章,评价这次演讲。”学生凭借自己对美国内战的认识,可以称赞这篇演讲,也可以批判这篇演讲,老师根本不会把一个观点强加给学生。我想,如果是中国老师出这篇作文题目,十有八九会是“《葛底斯堡演讲》的伟大意义”。

  中国的课文选材都是根据“论”去选“史”,这样,“史”往往不是客观历史的真实反映。我上小学时,课本上这样写着:国民党部队假抗战,真反共,八年抗战他们跑到峨眉山摘桃子去了,教材上充满了“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天安门事件”、“反击右倾翻案风”等文章,都是先被积极肯定,后来又被坚决否定,连教材如此编来造去,能教给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吗?

4. 洋编辑给我的启示

  我在喀麦隆工作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个来自中国浙江的女孩阿玲。为给患癌症的妈妈筹集治疗费用,她16岁就来到喀麦隆打工。我把这个感人的故事写了出来,发到了博客。《WOMEN OF CHINA》杂志约我用英文把这篇文章重写(刊在2009年第7期,题目是《Home Away From Home》)。

  加拿大编辑米勒先生看了文章后提出的问题耐人寻味:阿玲的母亲患癌症,她应该在母亲身边照顾才是,怎么反而跑到了喀麦隆去了?他显然不了解中国,尽管他在中国也呆了几年了。

  我给他解释说,这就是中国的“国情”。你们加拿大全民享受免费医疗,中国不少百姓有病要自己掏钱医治,而且是先交押金后治疗。你说,阿玲是在家看着妈妈病情恶化,还是到喀麦隆挣钱帮妈妈治病?

  从洋编辑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外国人很重视文章的真实性和逻辑性,不能胡编乱造。个人可以直抒胸臆,大胆谈论对某个事件的观点,但绝不能歪曲事实,更不能捏造事实。

  后来我发现,国内有不少媒体转载这篇文章,有的媒体找了写手,把阿玲描写成了一个女侠客,说她中国功夫了得,在喀麦隆遇到一伙劫匪,她孤身一人打跑了几个黑大汉;说她被洪水冲到了原始森林险遇猛兽;说喀麦隆政府授予她公民权;说她被当地报纸重点报道引起了轰动,她的故事在喀麦隆广为传诵……我要告诉大家,这些都是编造的,连点影子没有。阿玲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女孩,家庭有困难,生活所迫,万般无奈才到海外打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