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亲民党趁马英九势弱力图重振军威?

http://www.CRNTT.com   2013-12-13 08:43:49  


 
  一、宋楚瑜成立亲民党时,从国民党中拉了不少猛将出来,这也正是亲民党之所以曾经能够成为气势如雄的第三大党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后来由于要“顾全大局”,反而遭到国民党的“反噬”,不少精英大将倒流回营国民党,再加上种种主客观原因,亲民党一再衰落。而继续留在亲民党的精英人物,也随着党运的不济而失去政治舞台。宋楚瑜对此感到十分歉疚,希望能趁着自己尚有那么一点政治能量,针对“七合一”选举中的县市议员和市民代表是实行复式选制的有利条件,趁着部分选民对马当局极不满意,但又不愿意支持民进党的候选人的有利条件,将至今仍跟随他的“死忠”拱送上县市议员或市民代表的位子,算是回报他们的耿耿忠心,及为他们解决“稻粱谋”的问题,不致于因为跟随自己就落得个“两头空”。

  实际上,马英九和国民党的民意支持度日渐衰落,跌至谷底,正是亲民党乘机翻身的极为有利时机。纵使未能恢复创党时的气势,至少也得维持一些小兄弟的政治舞台以至是生活。否则,老宋就得歉疚一辈子,到死也难以瞑目,对不起那些本来在国民党内拥有一片天地,但跟随他之后却成了“政治流浪汉”的小兄弟们。

  二、由于“七合一”选举是地方性选举,不涉及“国家定位”及“统独”问题,因而宋楚瑜无须再背负“不顾全大局”的政治包袱,可以放心一搏,那怕是将会扯薄国民党的选票。更重要的是,在无须顾忌“鹬蚌相争”效应之下,在原属台湾省区域内的县市的亲民党候选人,可以全情发挥,展现当年“宋家军”的实力和气势,绝对不输于国民党,甚至有可能会超越之。在重振军威的同时,也是向马英九“示威”。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宋家军”中个别“动摇者”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防止其回流或“投靠”国民党。

  实际上,本来按照“政党轮替”的理论,任何合法政党都可以透过选举来获得议席,争取自己的地位,甚至是夺得执政权。但悲催的是,在台湾的主要政党中,偏偏有一个是在党纲中含有为“台湾独立”而奋斗内容的民进党。否则,亲民党就可以像其他地方那样的选举那样,“水牛过河各顾各”,不用担心因为自己在选举中的尽力拼搏,而将会造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白益了民进党,而必须受到“顾全大局”的束缚,处处迁就国民党,怎么也有自己的一席地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