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时代改变婚恋观:公务员和京籍户口成抢手货

http://www.CRNTT.com   2014-02-25 11:35:53  


 
  那一年5月,北京市住建委为西城区调配了260套通州土桥玻璃钢厂限价商品住房项目,无奈房源太少,只能解决原西城区2009年12月31日前的轮候家庭。彼时,那处房源的 销售价格为5650元每平方米。

  这个价格,和2007年葛芸看商品房时的价格差不多。“我记得,当时她只是笑了笑。我告诉她年底一定还会有房源”。但是,直到2012年5月,整整一年,西城区的政府官 网上都没有任何动静,而根据“血拼两限房”论坛上网友的粗略统计,整个2010年和2011年的西城区两限房轮候家庭共有12000多户。但这个数字,仅是轮候家庭根据自己 的备案号推测出的,究竟有多少家庭在等待,西城房管部门从未有过公布。

  2012年春节,葛芸的父母来北京和女儿过年。在那间很小、很偏的合租房里,哭了。那样优秀的女儿,却生活得这般辛苦,恋爱5年却还是没有结婚,葛芸的父母让她和金 吉桢摊牌,“他们说如果2012年还不能结婚,就分手。”

  葛芸安慰完父母,跑去找金吉桢。“她要我放弃房子,立刻结婚。那是我们第一次吵架,她说我一直在欺负她。”金吉桢说不出话来,一句都不能辩白,他知道葛芸很难, 但自己又何尝不想结婚。只是此时,商品房的价格早已翻了三倍,但更难面对的是家里父母对房子的期待。

  夜里,他第一次很认真地想了这段感情的未来,放弃是最好的选择,“她就要30岁了,真的不能再耽误了。”

  从那天起,为了分手,金吉桢开始故意冷落葛芸,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后来,她问我是不是她离开会让我更幸福,我没回答,她就走了。”直到今天,在金吉桢心里,葛 芸都是个伤口,他不敢打听她的下落,不敢经过他们曾一起去过的地方。在每个想起葛芸的夜里,几乎都会默默流泪,而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个感情鲜少外露的金牛座。

  惊艶与恨

  和葛芸分手半年后,金吉桢遇到了他的第二段恋情。对方是个海归女博士,28岁,刚刚毕业回国,有着令人惊艶的美丽。

  偶遇的那一天,金吉桢刚从“血拼两限房”论坛上看到一个小道消息,说未来西城在房山长阳会有一个限价房的大项目,但具体信息未知。

  女博士和葛芸一样,对金吉桢也是一见钟情。他想不出自己总是吸引优秀女人的原因,在金吉桢看来,自己除了“长得还行,身高还行,脾气还行,工资还行”,最大的特 质就是看上去很踏实,踏实到“国庆戒严时,我没任何证件都能进天安门广场而不用安检。”

  失恋的痛苦与房源的喜讯,让金吉桢接受了女博士,他对她的昵称是“珊珊”,红珊瑚般的美丽。

  珊珊是外地人,有个弟弟,家里的积蓄几乎全部用于两个孩子求学,对于在北京买房,她的父母已经无能为力。所以,珊珊希望金吉桢能够有自己的房子,婚后她可以和公 婆一起住,但是只能短期。

  认识珊珊后的一个月,西城区进行了2012年首次限价房登记,一共297套,一居室只有14套,登记范围是2010年4月30日之前的轮候家庭。并没有传言中长阳的项目,8月天 里,金吉桢觉得心很凉。

  但珊珊却带回来好消息,她已经被一所高校招录为博士后,每个月工资有5000多。和葛芸一样,一旦结婚,申请资格瞬间就会没有。“等了一年,又是只有200多套房源, 还有多久轮到自己,我不敢想”。

  珊珊很优秀,成为博士后之后。珊珊的父母也开始催促结婚,但于金吉桢,两限房就像一块沉在深潭里的石块,何时浮出水面,根本是个迷,他无法回应珊珊。

  终于,在2012年年底,年初就有传言的房山长阳项目传来了登记的“喜讯”,一共1614套,一居室有336套,价格是8200元每平米,但是这批房源只解决2010年6月30日之前 的备案家庭。“一瞬间,就绝望了。西城轮候的人这样多,房子却是杯水车薪,政府每年都说有几万套保障房开工,原来只存在于新闻里。”

  得到这个消息,珊珊的父母同意不等房子先结婚。金吉桢的父母也不再执拗,决定让儿子和珊珊在异地领结婚证,一边要孩子一边等房子。但咨询之后,才知道,2012年7 月民政已经联网,无论在哪里登记,金吉桢在复审时都能被查出真实的婚姻状况。

  一家人又陷入了纠结,面对珊珊的追问,他开始躲闪、沉默、不耐烦……裂痕开始出现,“两限房”成为两人谈话的禁区,只要触及就会争吵。

  很快,珊珊提出了分手。决绝地离开后,在一个月之内就嫁给了介绍认识的一名男博士,在北京有房有车,“他能给的我永远也给不了,她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是:这辈子 ,我都恨你。”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