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反恐没有任何中间道路可走

http://www.CRNTT.com   2014-03-11 11:09:45  


反恐与恐怖主义,白与黑,没有任何中间道路可以走(图片来源网络)
  中评社北京3月11日讯/“3·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已经过去多天,恐怖主义的与残暴给民众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南方周末此间登载评论员陈斌的文章“反恐没有任何中间道路可走”指出,博弈论告诉我们最优的博弈策略就是“以牙还牙”,或孔夫子说的“以直报怨”,绥靖没有出路。全文如下:

  这一刻已定格。2014年3月1日晚,昆明火车站,8名恐怖分子持刀见人就砍,在短时间内造成29人死,100多人受伤。

  随后召开的全国两会(3月3日政协、3月5日人大)的开幕式于是都增加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仪式,与会的政协委员与人大代表向遇难者默哀。3月3日晚,民众自发去昆明火车站广场,举着“昆明不哭”等标语,悼念遇难者。这是一个上下同心的感人时刻。这是一个对恐怖主义同仇敌忾的庄严时刻。

  这一次真不一样。“3·01”事件发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发生于内地二三线城市昆明,这让更多的人首次直面恐怖主义的血腥与残暴。这样的视觉冲击与心理冲击,比以往只见诸新华社通稿的恐怖事件强烈多了。

  以往的恐怖事件,大家觉得很遥远,好像只是一个乏味的故事和一些枯燥的数字。“3·01”事件,借助于万能的微博与微信,成了现场直播,你我不仅仅是观众与见证者,还是在场者与参与者。这昭示着:反恐(War On Terror)已从他者的战争演变为我们的战争,我们要做好心理上与知识上的准备。

  从这个意义说,中国的“3·01”事件,堪比美国的“9·11”事件。必须明确:反恐与恐怖主义,我们与他们,白与黑,没有任何中间道路可以走。对恐怖主义的任何同情(Sympathy)与共情(Empathy),效果上都会助长恐怖主义气焰。

  恐怖主义的一大动机就是“求关注”,让世人听“他们的故事与冤屈”,争取让一部分人觉得恐怖袭击“虽罪无可逭,但情有可原”。注意了,“但”前面的意思是不重要的,后面的意思才是重点。对治的方法是遵循简单的道德直觉,屠戮无辜已经令道德底线爆表。博弈论告诉我们最优的博弈策略就是“以牙还牙”,或孔夫子说的“以直报怨”,绥靖没有出路。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要去探究恐怖主义发生的原因,为了对付之,我们必须不带感情地研究之。鉴于恐怖主义发生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屠戮生命、制造恐怖、扰乱经济与制造对立。我们得超越个案,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应对,无非一是降低发生概率(风险预防),二是减轻严重程度(风险控制)。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