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4-03-21 08:45:21  


 
  美日经验启示:对外资本输出和离岸市场建设对货币国际化至关重要

  文章提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金融体系是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持续提高国际贸易中的本币结算量能够提升国际市场接受程度。经济实力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美元国际化初期,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头号强国,国际贸易总量同样居世界第一。而日本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债权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贸易总量居世界第三,日元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使用规模已仅次于美元。国内发达的金融市场为美日两国货币的回流提供了渠道和空间,尤其是美国,通过发达的金融市场,向投资者提供了大量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促进了美元回流,成为美元维持国际主导货币地位的重要支撑。此外,美日两国在货币国际化初期都通过大幅增加本币贸易结算量,提高本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提升国际市场对本币的接受程度。“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美元迅速成为西欧各国间的结算货币,以美元结算贸易占比达到80%。而在“黑字还流计划”实施五年后的1990年,日本进口、出口额中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分别达到14.5%和37.5%,较1980年提高了12.1个和8.1个百分点。

  美日两国在货币国际化初期,都是通过资本输出向全球提供本币流动性,并借此消除投资贸易壁垒。无论是“马歇尔计划”,还是“黑字还流计划”,都是在贸易顺差背景下,采取以对外投资、借贷等形式推动本币从资本项目流出,再以出口收款等方式从经常项目回流的模式。“马歇尔计划”带动的美国海外直接投资达63亿美元,占期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额的近60%。西欧对美取消投资限制不仅促使美国在西欧本土投资高速增长,也推动了美国对英法殖民地投资的大幅上升。根据世界银行数据,“黑字还流计划”实施期间,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约占全球资本流动中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7%,对外直接投资年增速一度达到45%。“黑字还流计划”极大改善了日本的外部关系,同时利用投资带动的产品异地生产避开了欧美的贸易保护壁垒,缓解了国际贸易摩擦。由此可见,美日两国在货币国际化初期,资本输出不仅成为其向全球提供本币流动性的主要方式,也实现了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扩大海外经济利益的战略目的。

  离岸市场建设对促进本币境外自我循环和沉淀,以及摆脱对投资和贸易的依赖具有重要作用。美日经验表明,货币国际化进程中,离岸市场建设是与构建本币境内外顺畅流动渠道同样重要的关键环节。正是“欧洲美元”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推动美元作为最主要交易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通,帮助美元实现了在境外的沉淀,进一步强化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而日元国际化初期,离岸市场的高速扩张也为日元扩大国际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1986年,以日元计价的欧洲债券交易量升至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元,1986~1995年,日元离岸市场交易量从1.38万亿美元上升至7.89万亿美元。离岸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各类能够保值增值、对冲风险并且有较强流动性的金融工具,提高了国际市场对日元的信心,扩大了投资者的使用和积存。

  美日两国在向国际市场持续提供本币流动性方面的区别,导致两国货币国际化出现不同结果。美国从货币国际化初期的贸易顺差和由“马歇尔计划”制造出的资本逆差,到20世纪60年代后逐步转变为“双逆差”,尽管遭遇“特里芬难题”,但为美元向全球补充流动性提供了便利。而日元国际化则在“黑字还流计划”结束后开始放缓甚至倒退,主要原因:一是在经常账户下,日本长期保持贸易顺差,且日元在出口结算的比重一直高于在进口结算的比重,造成日元流回国内;二是尽管“黑字还流计划”促进日元输出,但由于在东亚对外直接投资的日资企业在后续融资和经营中较少使用日元,且大量对外证券投资投向非日元计价资产,金融交易中对外债权债务均以外币计价为主,日元难以通过资本账户流出,从而使日元国际化难以持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