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一梦250年,《红楼梦》为何成绝响? | |
http://www.CRNTT.com 2014-03-28 13:24:55 |
然而,不论仿造还是原创,竟再没有人能超越原着,在一本伟大小说背后,孕育它的写作传统从此式微,令人无限唏嘘。 在中国历史上,从没有一本小说能像《红楼梦》这样让人高山仰止。. 01 《红楼梦》的诞生带有偶然性 时代造就了《红楼梦》即使在清代,《红楼梦》亦属“现象级”作品。 首先,作者非常熟悉城市生活,可清代城市化率只有7%。其次,作者有扎实的文化功底,而清代绅士群体总数不超过300万,不足总人口的1%。第三,出身官宦之家,而清代到道光时文官总数只有11316人,相当于总人口的3.4万分之一。 在如此小众的群体中,曹雪芹还有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他身边聚集了一批有鉴赏力、喜爱小说的文人,比如敦敏、敦诚兄弟,是皇亲国戚,曾供养过曹,这些人是《红楼梦》最早的读者,提出了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另一方面,他少年时生活优裕,眼界颇宽,且形成了不屑为稻粮谋的性格,能专心于创作。 曹雪芹生逢“康乾盛世”,当时中国已进入前现代社会,诸多现代性因素再度萌芽,对人们观念造成巨大冲击,这既撼动了传统秩序,又带来了种种新的可能,然而,传统枷锁犹在,在“盛世”的麒麟皮下,变革找不到合法性资源。 人心思变,却不能言变,这为小说家提供了上位的空间。 孕育《红楼梦》的经济土壤曹雪芹的幸运在于,他恰好生活在一个“夹缝时代”,既看到了盛世,也看到了衰败,这是他之前和他之后作家所不具备的资源。由于种种原因,“康乾之治”并未将中国带入现代社会,反而出现逆转,走向长期停滞和倒退。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