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亚运引起的话题:里子与面子

http://www.CRNTT.com   2014-05-20 12:09:18  


 
应对“新常态”,寻找“新模式”

  据媒体报道,“新常态”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指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而一名部委官员近日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称,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也呈现出“新常态”,“从近两年的宏观数据和工作实践来看,我们应该尽快转变认识,从过去的‘常态’转变到‘新常态’。”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中也提到“新常态”的概念,意指今天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由于大剂量的调控政策被强力推出,现阶段的危机并不表现为负增长,而是表现为经济增长在低水平上波动、全球流动性过剩、大宗产品价格和资产价格变动不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地缘政治紧张等。

  实际上,宏观经济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会涉及一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乃至社会稳定—治理以及地缘政治变化。而在新常态时期,大型体育盛事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其境遇,也会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了负面效应,越来越像一把双刃剑。正像有媒体指出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为获取承办权而层层加码,造成了举办成本日趋见涨,往往令承办方入不敷出。10年前的雅典奥运会,奥运“回家”的感觉很美,但希腊很快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

  而变化之关键,还不是“盛会边际效益递减”,“城市化升级告一段落”“地方债问题严重”这些政府和精英关心的层面,而更是民众逐步表达出对于宏大叙事的冷漠,对于赛事干扰生活的担忧,以及保卫自己个人生活的决心。比如针对亚运红利,越南媒体《青年报》会这样问:如果举办亚运,真的可以增加几千个职位,那么这些职位在亚运之后能否依然存在?难道要我们用几亿美元换上千个临时职位,这样的举动有何意义?而我们熟悉的“体育搭台,经济唱戏”,也被越南民众认为“举办亚运会确实能够加快发展经济,给私人更多的机会,但这在越南是不可能的,这样的项目往往是颁发给国有企业。”作为后发新兴国家,同样的心态和观点在中国也不会陌生,由于社会发育以及互联网带来的民间自组织化,在新常态时期,强制继续原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必然带来系列的社会风险,最近一些地方针对垃圾焚烧场发生的社会事件,政府如果应对不当,就会酝酿社会风险。

  而另一方面,在新常态情况下,社会出现的民粹倾向同样需要警惕,在越南因为民意反对而放弃亚运会之后,却出现了针对外国企业的排外事件。民意是否会变成民粹,甚至造成最后的社会失控,也令人担忧。

  预测未来往往是愚蠢的,现在唯一可以确认的是,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治理,或者如亚运会和世界杯这样的体育盛事,都将在这一“新常态”下重新定位,重新确定自己的功能和边界。

  变化正在发生,南京关于亚运会的种种争论,不过是这一变革中的小小浪花。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