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从孔子到胡兰成看中华文明的气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0 15:37:50  


 
  不是哲学家恰恰是孔子的优点

  但我认为,孔子不是一个哲学家。孔子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他不是一个哲学家。不是哲学家一点都不是他的缺点,恰恰是他的优点。为什么?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当我看一个人,首先不是看他的大脑,如果是看大脑,那就有哲学、思想的问题,这样我就要跟他来分析和论辩,不断地进行语言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理路越清晰,逻辑越分明,才能越精准地传达,那他才是一个好的哲学家、思想家。可是《论语》什么时候清楚过?孔子在回答问题时永远都是含含糊糊的,同一个问题答案总是不一样,甚至在回答同一个人时,今天和明天的答案也不一样,一点都不精确、精准。所以就哲学、思想的理路来讲,孔子本来就不及格。

  可是从中国文化看来,这恰恰是他最大的优点。不同的弟子问同一个问题答案永远不一样,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两个弟子的生命状态不一样,当然要给不同的答案。同一个人,不同时候的答案又不一样,原因也很简单,有两个可能:第一,学生今天的状态和上一回不一样;第二,老师今天的状态和上一回不一样。孔子跟他所有学生的问答里面,他的这些非哲学、不精确、不客观、不准确,恰恰证明孔子跟他所有学生的对应状态是一种最活泼、最真实的状态。正因为这样,中国人一向不强调哲学思辨,中国人在意的是你的生命状态。也正是因为中国人比较在意生命状态,所以才会出现中国人特有的“气象”。

  “气象”这个字眼该怎么翻译成英文?绝对不是天气(weather)那两个字,简单说来就是三个字“不能翻”。为什么?这是中国特有的字眼,中国文明最关键的东西统统都是这种不能翻译的东西。中国人讲“气”,“气”怎么翻译?“阴阳”怎么翻译?甚至“乾坤”也不能翻译。“天”可以翻译,“地”可以翻译,因为天和地都是具体的物象,但是“乾坤”无法翻译。可是中国人可以体会,中国人看人看“气象”,这个“气象”跟哲学、思想显然属于不同的维度。

  当我开始和你讨论哲学、思想的时候,我必然要很认真地进入思考的状态,我的大脑要不断地运转。可是当我看一个人的气象时,我不是用大脑,我是凭借自己的感受。“感受”就涉及到整个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一个非常大的分野和判别,中国所有的东西都是先从感受这个点出发。

  我从二十几岁起走上一条跟很多人不一样的路。刚开始我的很多朋友觉得我很特殊,然而过了三十岁之后,他们开始有点羡慕我,到了四十岁之后他们非常羡慕我。原因有很多,第一,我的家庭状态不错。婚姻这个事情其实是蛮麻烦的,要经营的好是千辛万苦,除非你特别地幸运,不然正常情况都是不足为外人道也。可我婚后10年的状态比婚后5年的状态要好,15年时又比10年时要好。我确定明年一定会比今年再好一些。我跟朋友也都蛮好,我的学生对我也都还不错。我的生命状态比他们安稳太多。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朋友们的状态普遍都是“三十而不立,四十而大惑”,但他们觉得我的状态却比较接近孔子的状态。这是因为我在比较早的时间就走了一条跟孔子、跟中国古人的整个精神和生命状态比较接近的一条路。但说实话,我不那么喜欢宣扬中国文化。包括我是第一个正面写胡兰成的人,但我也很不喜欢帮胡先生辩护。中国有个词叫“卫道”,好像不是一个正面的字眼。如果连“道”这样了不起的东西都不应该刻意地护卫,胡某他再了不起,也不会比“道”还了不起吧。所以当我遇到那种开口闭口要捍卫某种价值的人,我就笑一笑转头就走,你去捍卫吧!单单你那样的姿态就跟中国人的性情不合。中国人从来不相信你口中所谓的真理真的有那么伟大,即使是真理,单单你哪种姿态就离真理很远,更不要说那种以真理自居的人了,要命呀,那种人将来都是神棍。即使不是神棍也会祸国殃民。百年来中国那么乱,就是这种以真理自居的人太多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