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FTAAP将主导未来亚太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4-07-14 08:46:07  


  中评社北京7月14日讯/近年来,自由贸易区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全球多边贸易体制进程受阻的必然结果。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进展缓慢,甚至陷入僵局。而区域、次区域合作和自贸区谈判,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然而,贸易碎片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并不利于贸易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经营报发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文章表示,当前,区域性FTA已经成为世界贸易自由化的风向标。由于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多边贸易体系面临困境,区域性与跨区域性、双边与诸边的贸易谈判逐渐成为全球新主流和新趋势,并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贸易和投资的版图。

  区域FTA浪潮,亚太为甚。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截至2013年,亚洲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从2002年的36个增至109个,另有148个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谈判之中,两者相加达到257个,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区FTA发展势头,占到整个区域贸易的70%以上。

  文章分析,区域FTA的盛行当然有其现实基础。在WTO谈判进展艰难,APEC自身贸易投资自由化推进缓慢的背景之下,APEC成员间FTA大量涌现,各经济体逐渐转向小多边贸易自由化。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24条以及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第5条曾明确规定WTO对自贸区建设的态度,是自贸区与WTO多边体系共存的基础。然而,GATT第24条本身的缺陷因有效规制的缺失,让FTAs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侵蚀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多边体系框架。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各类FTA纷繁复杂,各自分立。

  第一类是美国主导高标准TPP谈判,目前TPP谈判国扩大到12个,经济总量占全球40%,贸易额占全球三成以上,但由于包括了服务贸易以及原产地规则、贸易救济、技术贸易壁垒、竞争政策、动植物检疫、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临时入境、透明度、纠纷解决等广泛内容,对于大多数参与国而言依旧是可望而不可即。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接受国、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的中国被排斥在外,任何没有中国参与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经济合作都难以有所作为。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