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网络恐怖主义:安全威胁不容忽视

http://www.CRNTT.com   2014-07-22 14:19:17  


 
  与恐怖分子相关的网站数量增长迅速,遍布全球,内容令人毛骨悚然

  在恐怖分子看来,互联网是发动心理战和宣传战的“天然战场”。“基地”组织头目扎瓦希里曾说,“我们正处于一场争夺人心的媒体战中”。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和政府事务委员会2008年报告称,“基地”组织已逐步建立起一个遍及全球的多层面网络宣传网,从制作到传播都有严格程序。它主要依靠四大媒体中心开展网上宣传,即“队伍”(属“伊拉克伊斯兰国家”)、“云彩”(属“基地”组织司令部)、“媒体委员会”(属马格里布地区“基地”组织)和“圣战之音”(属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这些机构制作的宣传品种类繁多,包括记录恐怖袭击全过程的录像并附带图示、声效、标语、字幕和动画等;还有各种网络杂志、实时新闻、文章、白皮书甚至诗歌等。宣传品上传互联网前,通常要送到所谓的“交换所”核验,同时确保信息实时更新。以色列海法大学传播学教授加布里埃尔·威曼统计,1998年与恐怖分子相关的网站有12个,如今已增至近1万个。2011年俄罗斯境内极端主义网站达7500家;东南亚地区以印尼、马来语为主宣扬极端思想的网站和论坛增长快速,“印尼解放党”“天堂圣战”等网站声势浩大。

  互联网成了恐怖分子交流和传授“技艺”的绝佳场所,也成为新生恐怖分子首选的“课堂”。一个名为“利剑”的“基地”网站每月虽然只开放两次,内容却令人毛骨悚然——恐怖分子公然讨论绑架和杀害人质的技巧。该网站还提供了其他一些教程,比如沙林毒气、汽车炸弹以及各种爆炸物的杀伤力和使用方法等。有专家利用网络搜索技术了解这些网站的现状时发现,2008年已有5亿个恐怖分子网页和帖子,其中讨论简易爆炸装置的就有数万个。

  恐怖组织利用网络大量收集各国政府信息,网络敛财向智能化发展

  开放的网络也为恐怖组织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网上内容包罗万象,恐怖分子既能获取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信息,也可掌握武器制造、黑客技术等。“9·11”事件前,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能协调委员会、环保局以及疾病防控中心等机构的官网上包含大量有关美核武清单、间谍卫星、核武器生产工厂分布、紧急情况处理以及化学设备安全等方面的档案材料。在阿富汗发现的“基地”组织电脑中,就存有如何利用美国通信、电力、水力分布网的指示和计划信息,以及一些水坝的详细构造图。2008年印度孟买爆炸案中,恐怖分子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和谷歌地图掌握目标地形,利用黑莓手机实时了解政府的应对部署。

  此外,恐怖组织的网络敛财已摆脱原始的汇兑募捐方式,朝智能方向发展。例如通过进入他人电脑,窃取银行卡、信用卡密码,盗取钱财。号称“网络007”的网络恐怖主义领袖特苏里曾盗取过3.7万张信用卡,总额达350万美元。又如幕后操纵网上赌球、博彩业,每年恐怖分子利用网上博彩洗钱、筹资达数亿美元。恐怖组织还打着“慈善”幌子骗取钱财,如利用与“基地”及塔利班联系密切的“全球救援基金会”、打着人道救援旗号的非政府组织网站等。

  恐怖组织的网上活动有了新的手法,呈现新的特点

  首先,脸谱等新媒体的普及掀起新一轮网络恐怖潮。

  有专家指出,社交媒体成了恐怖分子的“战略工具”,使恐怖分子可以直接“敲开”目标受众的大门,而无须等待访客上门。各大圣战论坛号召开展“脸谱入侵”行动,“推特恐怖”“优图恐怖”等屡见不鲜。2013年9月,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西门购物中心恐怖袭击事件的制造者就对袭击事件进行了“推特直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