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国家权力与资本主义:非西方经验

http://www.CRNTT.com   2014-08-26 09:34:51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 郑永年
  中评社北京8月26日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今天在联合早报撰文《国家权力与资本主义:非西方经验》,内容如下: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如果比较资本主义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发展经验,更能显示出毛泽东和当代中国资本主义兴起之间的关联。

  资本主义在非西方世界如何得到发展呢?这里主要指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在这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和西方的很不一样。在西方式资本主义到来之前,这些社会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市场和资本运作。不过,这些市场大都是自发形成的地方性市场,规模很小。在西方资本主义到来之前,这些国家大都是传统的农业经济,经济水平往往只是生存经济。西方式的内生资本主义,在非西方世界并不多见。

  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资本的扩张等大都是受外力影响,主要是西方的影响。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很多国家,都在近代成为西方的殖民地。殖民地为这些国家带来近代形式的经济活动,为这些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马克思对殖民者的这一作用是肯定的,认为如果没有殖民者,这些社会的经济一直会停滞不前,处于传统的阶段。

  但很多因素表明,通过殖民地形式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都是有限的,因为殖民者对发展被殖民的社会的经济并不感兴趣,殖民者主要是为了其国内产品开拓新的市场,同时为国内生产提供所需要的原材料。这也表明,通过殖民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国内市场往往是畸形的,即集中在殖民者所需要的领域。就国际市场来说,殖民者打破了这些国家原来的封闭局面,把它们的国内市场和殖民者的市场连接起来,造就了它们的国际市场。

  但同时这种国际市场也是畸形的,因为它往往形成“依附型”的发展模式,即发展中国家高度依赖殖民者的市场。尽管后来这些国家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但依附型经济模式被保留下来。在殖民地模式之后也出现过“占领模式”,例如美国对菲律宾和日本的占领。但占领模式的目的主要是政治考量,而非经济考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