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邓聿文:如何继承邓小平的改革大业

http://www.CRNTT.com   2014-08-27 09:44:26  


邓聿文
  中评社北京8月27日讯/知名评论员邓聿文今天撰文《如何继承邓小平的改革大业》指出,以法治权、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的结合,中国式的分权和制衡体制,都是中国目前到未来相当长时期改革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也是邓小平留给中国的未竟改革大业,要高举邓小平的改革旗帜就必须在这些改革上有所突破;而拨乱反正不仅是对过去错误的思想理论和路线的清理,也是法律和秩序的重建过程,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有基本的秩序,而保障这种秩序的就是法治,就是中共的执政要依法,政府管理要依法,社会各方面都要依法而行。详论如下:

   邓小平对当代中国的贡献,就是他扭转了国家的发展方向,将中国引导到现代化的正当道路上来了。没有邓小平,中国也会走向这条道路,但时间要晚,成本要大得多。因此,对邓小平的最好纪念,就是高举他的改革大旗,继承其改革大业。

  习近平在纪念活动的讲话中,也表达了这层含义。不过,也要看到,今天的改革,与邓小平时代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所面临的现实有很大不同。如果说,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文革造成的前所未有的破坏,酿成了全民一心思改革、盼改革,改变贫穷落后的社会环境的话,那么,在改革推进了30余年后,由于前期改革的不彻底和不公正,许多人,尤其是底层民众对改革的盼望并不迫切,社会对如何改革没有形成共识,甚至对改革本身有一种抵触和害怕心理。

  另一方面,社会利益也日益多元化,人们对改革的看法和支持力度主要不是基于观念——当然这也很重要——而是基于利益,今天很难像改革初期那样对某件事情有一致意见。再者,眼界、见识、权益和要求也不同。在打开国门30多年后,尤其在网络时代,人民的眼界和权利意识都比改革初期大为提高,常拿西方国家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今天的改革。最后,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改革中产生的问题和改革初期也不同,例如,在共产主义理想破灭后,中国社会的道德在加速崩溃,又沾染了很多物质主义的弊病,腐败比过去更为肆无忌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