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国民党中常委选情冷清致蜀中无大将

http://www.CRNTT.com   2014-09-01 09:22:28  


国民党将于8月30日举行中常委选举。(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北京9月1日讯/国民党于上周六进行中常委选举。按照党章规定,改选三十二名中常委。但似乎是选情冷清,只有三十九人参与角逐。除了二十八位中常委争取连任(另四位现任中常委不再寻求连任)之外,只有十一名“新人”参与角逐。经过党代表投票,本来得票不算低的现任中常委、吴伯雄的儿子台北市议员吴志刚因受身心障碍、原住民及两名青年等保障名额影响,被挤出三十二名当选名单之外,刚出任了一年的中常委,连椅子也未坐热就意外落马。 

  按照党章规定,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置常务委员三十九人,其中选任中常委为三十二人,由“全代会”代表从中央委员中票选之。每年改选一次;。青年、妇女及弱势团体的当选名额应不低于中常委总名额的百分之四十;其中青年应至少二人,含一名不具现任中央公职人员身份者;劳工、农(渔)民、原住民、身心障碍者应至少各有一人;妇女当选名额应不低于中常委总名额四分之一。中常委出缺时,依当任中常委选举得票高低顺序递补。指定中常委七人,由主席指定本党籍政务官同志五人、本党青年团总团长及本党全国青年工作总会总会长担任。

  据说,今年中常委改选反映并不活跃,主要原因有四个。其一是今年票选方式有所变革,过去全党代表票选中常委,每人选票最多可连记圈选三十二人,今年改为“1/2限制连记法”,亦即最多只能同时圈选十六名候选人,增加了当选的难度。其二是近年马政府施政失误频仍,党内权斗也愈趋激烈,一次“九月政争”差点要了国民党的“命”,导致国民党民调持续走低,再加上在这次中常委改选前,发生了 “张显耀案”,使得原来即使是有志的党员也兴趣缺缺。其三是受到台湾地区现行政制“党政分开”的限制,即使是执政党也只不过是一个“人民团体”,与在野党的功能差不多,已经沦落为“选举机器”,因而对党员的吸引力大跌。其四是马英九刻意以“中山会报”来取代中常会的角色,中常会的权力已经严重边缘化,经常说议而不决、没有效率,因而不少曾经是中常委的党员如连胜文等也高唱“不如归去”,另行搭建新舞台。在此情况下,当选为中常委的党员,并非就是国民党的精英,予人“蜀中无大将”之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