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苹果CEO宣布“出柜”的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14-11-04 11:59:53  


北京两个老年男同性恋举行婚礼,结果其中一方儿子砸场
 
  因此,同性恋作为一种公共话题,中国人实际上是在回避

  不管对同性恋是怎么样的态度,按国际通行的估计,男同性恋者占人口的比例是全球人口的2%到5%,按张北川的说法是中国有3.5%人口是男同性恋,这就意味着,数以千万计的同性恋者在中国真实存在着。然而在中国,同性恋很大程度上只有文化范畴的探讨,除去跟艾滋病有关的内容外,基本还没进入公共政策的讨论空间。国外已经争论了几十年的同性恋者是否可以结婚,是否该享有跟异性婚姻同样的权利,是否可以领养孩子等等,一直没怎么成为公共议题。以至于法律对同性恋现象几乎没有任何规定,也没有任何保护,这也是许多同性恋者遭遇歧视待遇后无法伸张自己权利的一大原因。

  回避的一大缘由在于政府,在有关部门看来,支持同性恋结婚或者相关权利要冒很大风险。因为同性恋人群本身就不少,与他们有关而又坚决反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只会更多,因此不会轻易碰这个主题。这也造成了严肃讨论同性恋现象、把同性恋作为公共议题探讨的太少,社会的能见度不够,教育、传媒里面,也没有这些东西。这也为同性恋成为热门公共话题造成了障碍。

同性恋作为公共话题需要得到更多切实关注

  对同性恋现象缺乏足够的公共讨论和认识已经造成了不少问题,如前面提到的“形婚”,造成的结果就是“男同性恋者之妻”即“同妻”的问题,如前所述,中国可能有1600万“同妻”,这必然会造成问题。2012年6月,四川“同妻”、 女博士罗洪玲跳楼自杀的新闻,就使得中国同妻问题,浮出水面。

  还有,认为“女同志”可以通过和男性发生性行为而调整自己的性取向的人,在中国并不在少数。一位专家称“有一位女同,她父母很错误地认为,她是女同,是因为她没有和男性有过性关系。所以她父母怂恿一个他们看上的一个男孩子,把这个女孩子给强奸了。”

  这种方式有用吗,国外的医学界和精神学界讨论了很多年,答案是没用,但绝大多数中国人似乎对此一无所知。

  而形形色色与同性恋歧视有关的法律问题,更是亟待解决。(原标题:苹果CEO宣布“出柜”对中国启示)

  腾讯评论今日话题2014-10-31 第2963期(本文略有删节)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