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读懂两会传递出的货币政策的“新意”

http://www.CRNTT.com   2015-03-16 09:40:30  


  中评社北京3月16日讯/细心的投资者可能会发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2%左右”的后面,还有“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等相关表述。也就是说,今年广义货币的增长可能会到达12%以上甚至更多,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提前预留了空间。关于广义货币投放的增长方式,报告中也提到了利率,存款准备金,再贷款等措施。

  证券日报发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世界经济主管高连奎研究员文章表示,值得一提的是“不搞大水漫灌”的说法这次没有出现。任何政策都必须与经济周期相对应,经济有了危机就应该全面放松。支持这种适度放松货币的做法,在当前通胀早已消失、经济已经进入实质通缩的局面下,中国确实应该尽快对先前超调的货币政策进行回调。

  其实这几年中国经济的低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广义货币的紧缩。截至2014年12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元, 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派生货币”,相当于真金白银的基础货币的数量只有32万亿元。去年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17.37万亿元,即使按照存款准备金18%计算,被冻结货币也有20.2万亿,这占到基础货币32万亿的63%,也就是中国63%的货币躺在央行睡大觉,根本没有处于流通的状态,相当于没有发行。这才是中国这几年一直闹“钱荒”的根源。

  如果假设货币乘数为四倍,20多万亿的存款准备金可以派生出规模高达80万亿的广义货币,而80万亿的广义货币大概有一半约40万亿是为了保证经济稳定所必须的,而另外四十万亿则为先前应对通胀而进行的超额紧缩。对于这超过40万亿的货币紧缩,舆论噤若寒蝉。在一些人看来,通胀比增长更值得担心。

  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跌至24年来的最低点7.4%,是1990年以来经济增长最为缓慢的一年。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8%;当年1-11月份,全国铁路累计完成货运同比下降3.2%。而与此同时,美国情况则要好的多。去年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5% ,为11年来同期最高,目前美国失业率已下降至5.8%的历史低位。

  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加快增长已经是时不我待。没有“稳增长”,不仅民族复兴的目标没法完成,就连民生保障、环境治理都会成为空谈。

  更现实的是,在货币紧缩的大环境下,经济增长只能靠财政加杠杆,而现在又不太应该在财政上加杠杆,应该启动民间投资。中国民间经济潜力是很大的,现在的问题是经济前景比较好的行业,都处于没钱可用的状态。中国要想财政降低杠杆,必然要启动民间的企业投资,而放松货币就是一个绕不过的办法。降利息可部分降低融资成本,但效果不会太好,因为现在并非是因为利息太高,而是货币太少,大量的货币都被以存款准备金的形式冻结在了央行,商业银行也没钱。民间的钱大部分来自银行,银行没钱,民间就没钱。

  前几年中国受制于各种因素,一直不敢放松货币,比如M2与GDP的比例魔咒。其实,中国的M2与美国的M2完全具有不同的含义。况且即使含义相同,中国的M2也应该远远高于美国。这是为什么呢?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