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亟须构建完整的区域经济新体系

http://www.CRNTT.com   2015-04-18 08:31:04  


目前,正值“十三五”规划制定时期,构建中国完整的区域经济新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也是中国区域发展现实阶段的迫切要求。
  中评社北京4月13日电/区域经济新体系是制定区域协调协同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前提和依据。目前,正值“十三五”规划制定时期,构建中国完整的区域经济新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也是中国区域发展现实阶段的迫切要求。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顶层设计的“三四三”战略已经形成

  中国经济时报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勇文章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已经提出了许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观点和新思路,其中重点就是众所周知的“一二三号工程”:一号工程是指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病和雾霾污染);二号工程是长江流域经济带(主要目的是探索东西部协调发展路径和新的城乡区域增长点);三号工程是陆地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目的是建立全球一体化开放体系,重振中华民族往日的辉煌)。在此基础上,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构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棋局”,2015年进一步总结为拓展区域发展的“新空间”,即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四大板块”指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其作用是显示和调控区域差距;“三个支撑带”指长三角支撑长江经济带,环渤海支撑东北、华北和西北经济带,以及泛珠三角支撑西南和中南经济带,其作用是促进区域合作和互助。以上“一二三号工程”、“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共同构成了中国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的“三四三”战略。

  中国完整的区域经济新体系的初步构想

  文章分析,中国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的“三四三”战略是个大方向,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才能形成中国完整的区域经济新体系。这里所谓区域经济体系是指由经济活动主体(人口、城乡和产业等)占用地表空间资源行为特点所决定的“点、线、面”布局结构和体系,其中点线结构构成经济布局的空间结构框架,面状体系构成空间分区分层系统(不同层级的区域解决不同的问题,而且各层级区域都有其自身的点线结构)。根据“三四三”战略思路,结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提出如下由“四纵四横”的空间结构总体框架和“二实三虚”的空间分区分层系统组成的完整的区域经济新体系。

  (一)“四纵四横”的空间结构总体框架

  空间结构总体框架是指未来中国城乡区域将构建以城乡居民点为中心,以交通网络线路为连接的“四纵四横”空间结构总体框架体系,反映了经济布局的点线结构特点和中国区域发展的“四沿战略”的要求。

  四纵包括沿海纵线、京哈—京九线、二(连浩特)三(亚或沙)线和西部沿边线。沿海纵线走向:大连、威海、青岛、连云港、上海、福州、汕头、广州、北海等。京哈—京九线走向。二(连浩特)三(亚或沙)线走向:二连浩特—包西线—西安重庆线—重庆贵阳南宁线—南宁湛江海口线—海口三(亚或沙)线。西部沿边线走向:阿尔泰—伊犁—喀什—阿里—拉萨线。

  四横包括大连—北方捷道、陇海—喀什线、沿长江线和台湾—大陆线。大连—北方捷道线走向:大连、京津、包头、临河、哈密、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等。

  陇海—什喀线走向:陇海线—兰西线—西格—格喀线。沿长江线走向:沪汉蓉-成都、拉萨线。台湾—大陆线走向:台北福州—福州、南昌、长沙线—长沙、贵阳、昆明、瑞丽线。

  需要指出的是,这“四纵四横”只是中国空间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各类具体经济要素都可以在这个基本框架下进一步增补或简化,构成各自具体的、细化的总体框架。如高铁线路可为“四纵四横”、国道可以是“八纵八横”、城市群网络可以是“三纵二横”,等等。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