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亚投行,大国地位的一次测验

http://www.CRNTT.com   2015-05-06 06:11:52  


亚投行的“朋友圈”越做越大
  中评社北京5月6日电/关于中国倡议的亚投行,美国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架不住中国一直告诉世界这个银行会有“特效”。随着相信“特效”的英国的加入,抵制亚投行的美国联盟“DUANG”的一声垮塌了。最终,围绕着亚投行的国家间博弈,以美国的盟国纷纷加入亚投行而告一段落。这普遍被认为是中国的胜利和美国的失败。但是,事情幷非如此单纯。

  创建一个金融组织相对来说是容易的—只要有钱就行了。要让这个金融组织持续地发展,则是另外一回事—它还得不断地赚钱。特别是亚投行这种发展银行与一般的银行不同,其目的是要对贫困国家进行援助,同时保障投资者的利益。而这两个目标幷不那么容易实现。在这个意义上,关于亚投行的真正考验还没有来临。如果亚投行的规程设定不满足相关国家的要求,或投资运作得不尽如人意,那么这些当初蜂拥而至的国家也更有可能会一哄而散。中国将57个国家拉到亚投行这条船上,赢得了尊严,但随之而来的国际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些国家之所以上船,可不是因为喜欢中国当“老大”,而是为分一杯羹而来。

最大的风险是“模式风险”

  过去的12年间(从2002年到2014年),在中国对外投资高速增长,吸引外资增长速度却放缓的背景下,中国逐渐成为净对外投资国。有统计表明,这12年里中国境外投资猛增50倍之多,直接投资存量超过6600亿美元。仅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就达到1400亿美元左右。由于这一年的中国对外投资比中国利用外资超出约200亿美元,表明中国已正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2014年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海外资产和海外员工无论是规模还是占比都比上年有所上升,然而海外营业收入的平均占比却由22.25%降至20.86%,下降了1.39个百分点。这直接反映了中国公司海外业务投资回报率不理想。

  其中最令人难以释怀的案例是在2008年,中钢不顾澳大利亚本土的反对声音收购中西部矿产公司,结果在收购成功后周边的港口、铁路均被拍卖给日本三菱公司幷随后停止建设,导致中钢收购的矿产无法利用。这家巨型国企以亏损严重、退出国企100强、决策者被调查而惨淡收场。类似的情况在对外投资的中国企业身上经常发生。商务部研究中心顾问吴东华教授直言中国“海外矿产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70%是失败的,充分说明了中国以往海外投资的风险和效益相当不成比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