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地方债限额管理要紧抓爆炸引线

http://www.CRNTT.com   2016-01-16 08:17:59  


 
  这也意味着,债务置换只不过是缓解眼前的困难、化解眼前的风险。如果没有有效的债务化解机制,地方债仍然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风险。甚至可以这样说,在一些债务负担沉重、收入来源有限的地方,还可能出现连利息也无力支付的现象。那么,财政部门将通过什么方式抓紧爆炸引线,不让这些地区出现债务风险爆发现象呢?

  应当说,债务置换除了可以将偿债压力后移之外,也可以将地方债显性化。关键在于,这只是明账。那些官方在调查过程中没有掌握的政府债务、或有债务等,到底有多少,可能才是真正的地方债爆炸引线。因为,相当一部分地区在上报债务数量时,没有说实话。真正的债务,可能要远高于官方公布的数据。如此一来,如何防止这些债务的风险,可能比债务置换更为重要而紧迫。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此类债务,大多也是通过平台公司形成的。而平台公司在形成这些债务过程中,又都是依靠土地抵押或其他企业担保形成的。尤其是担保,可以说是最令人担忧的债务风险。如果不同步利用债务置换的方式把银行和担保人都置换出去,一旦平台公司运转不灵,其所带来的风险将非常难以控制。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自债务置换政策出台以来,地方政府似乎一下子轻松了下来。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慢慢回暖,一些地方更是又打起了“土地财政”的主意,试图再次通过负债来建设政绩工程。特别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原本就已经出现鬼城、空城现象了,还要对土地进行开发,还在不断地大拆大建。那么,意见所确定的限额能否对地方政府产生约束力呢?地方政府会不会自觉接受限额约束呢?

  眼下,各地都在大力推行PPP,试图以PPP来缓解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且不说社会资本是否愿意参与到政府项目建设中来,就算愿意,政府是否又将进入新一轮债务扩张期呢?必须看到,按照目前地方政府推出的PPP项目,真正有收入来源的项目非常有限,多数项目都需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今后回购才能合作。实际上,仍然是一种变异的负债建设。所不同的是,眼前不需要大规模投入,今后则需要大规模回购或购买服务。如果地方政府为了达到负债建设的目的,将不属于公共领域、公共服务范畴的项目也纳入到PPP范围,或在吸引社会资本时把回报率放得过高,今后政府的债务压力会更大。对PPP项目,是否也应当纳入到地方债务限额管理,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文章最后说,将地方债以置换的方式把偿还压力向后移,除了解决眼前的问题、减轻眼前的压力之外,还寄希望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综合实力的提升,能够提供偿债的条件。殊不知,按照地方政府目前的发展思维,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难度也是相当大的。只有地方政府转变发展思维、调整发展思路,把对实体经济的关怀、把新兴产业的发展等放在突出位置,才有可能给后人留下偿债的机会、给后人创造偿债的条件。财政部门在对地方债进行限额管理的同时,是否应当对地方的发展思维、发展思路进行引导和调整,也很重要。不然,债务风险爆炸的可能依然存在,爆炸的引线也就不可能掌握在决策层的手中。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