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两岸南海政策差异大 需高度重视

http://www.CRNTT.com   2016-05-24 00:13:29  


 
  (四)台湾在南海争端博弈中的边缘性危机难以化解

  伴随着中国大陆、东盟、美国三边组队逐步完成。诚然,台湾被排斥在三方角逐之外,既没有主导权,少有发言权,但其何去何从仍备受关注,毕竟台湾还实际控制着太平岛和东沙群岛等。然而,事实上,台湾在南海争端中的“影子化”趋势似乎又难以扭转。首先,台湾既缺少主权国家的法律身份,又受困于“一个中国”的担忧,于是自然就失去了争取南海权益的正当理由。一旦将南海问题诉诸法律途径时,台湾的利益诉求便是投靠无门。其次,近年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渐次推进,东盟对台湾的经贸依赖程度有所降低,出现了“负相关”走势。东盟对台湾可能更加肆无忌惮。最后,倘若两岸关系在往后的发展中生变,也势必会致使台湾可论述的空间受到挤压。固然如此,但大陆也从未放弃争取两岸海洋合作的努力。有关南海争端,大陆是主张台湾可在两岸框架(“一中”架构)下进行表达其“主权”的诉求,而其他非政治领域议题均可不受此限制,可享有一定的生存与活动空间。可知,台湾要想挽救泡沫化的险情,惟有与大陆合作,才是明智之举、也是可行之路。

  注释

  ①冯梁、王维、周亦民:《两岸南海政策:历史分析与合作基础》,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年第4期,第8页。

  ②赵国军:《论南海问题“东盟化”的发展——东盟政策演变与中国应对》,载《国际展望》2013年第2期,第90页。

  ③郭渊:《冷战后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载《学术探索》2008年第2期,第54-55页。

  ④江宏春:《美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及其政策演变》,载《太平洋学报》2013年第12期,第76页。

  ⑤高圣惕:《论南海争端与其解决途径》,载《比较法研究》2013年第6期,第35页。

  ⑥李克强:《打造责任共同体,中国会果断回应南海挑衅》,载《京华时报》,2014年4月11日,第3版。

  ⑦方晓志:《对美国南海政策的地缘安全解析》,载《太平洋学报》2012年第7期,第50页。

  ⑧卢芳华:《试析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载《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第4期,第8页。

  ⑨葛红亮:《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评析》,载《外交评论》2012年第4期,第68页。

  ⑩郭震远:《台湾当局应对东海、南海局势的政策分析》,载《中国评论》(香港)2012年第10期,第11页。

  ⑪江宏春:《美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及其政策演变》,载《太平洋学报》2013年第12期,第78页。

  ⑫郭渊:《冷战后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载《学术探索》2008年第1期,第57页。

  ⑬刘雪莲:《奥巴马政府积极介入南海问题的层次性动因分析》,载《国际观察》2013年第4期,第40页。

  ⑭宋燕辉:《两岸南海合作:原则、策略、机制及国际参与研析》,载《台海研究》2014年第3期,第11页。

  ⑮郭震远:《海峡两岸加强海洋事务合作的主要障碍分析》,载《中国评论》(香港)2013年第10期,第6页。

  ⑯王公龙:《美国南海政策调整与两岸南海合作的空间》,载《国际论坛》2011年第6期,第4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