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除了熊猫,还有谁能代表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10-10-18 11:55:15  


 
  两年前,拍完《南京!南京!》的陆川,开始介入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创作,他的身份是影像部评审,经常和各个门类的专家一起讨论,为中国馆的创意出谋划策。年底,世博局领导找到他,希望他能为中国馆拍一部八分钟的短片,主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当然,他还得与另外7支团队PK。

  一开始,陆川有些犹豫:“我也当了几个月的裁判,每次审稿就跟‘批斗会’似的。”

  最后他下决心“接题”。做导演前,陆川曾就读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后来因为拍电影经常出国,他感觉到国外对中国的形象认知,跟国人的期待之间有巨大的鸿沟,他想从讲故事的姿态和情怀上做一些改变。

  陆川拉上《南京!南京!》的原班策划团队,为形象短片找思路。最开始比较顺利,团队在北京做创意文案,每周去一两次上海,接受各个专家审核,看作品理念“是否正确”,内容“是否合理”,剧本反反覆复修改了一百多稿,后来定下的主线是“中国人的奔跑”,反映这30年国家是在不断奔跑中过来的。创意得到了世博局领导和专家们的支持。

  2009年6月,陆川团队在PK中胜出,也签了制作合同、工程合同,准备投入拍摄,还给短片起了名字叫《美的历程》——这也是对学者李泽厚的著作《美的历程》的致敬。

  但是,他低估了担任“国家任务”设计师的难度。

  三个月后,陆川团队已经准备开机了,却收到一纸通知:重新比稿。陆川的团队要和上海的新团队重新PK,一切戏剧化地回到原点。“国家馆短片要反映‘和谐’思想,还要反映可持续发展,标准高、要求严,我们和团队压力都很大。”陈先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陆川说短片被叫停的核心原因,是有关方面觉得他们的创意“没有特别展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城市化运动的成就”,而这是形象片的必答题。“根深蒂固的看法是,国家馆展览应该是成就展。”但陆川有自己的坚持,就是不去拍风景、拍大楼、拍各种笑脸、拍放风筝的姑娘。

  还有是对短片中展现“汶川地震”的争议。“当时一直有人试图说服我把汶川地震这段完整地拿掉。”陆川坚持保留,“这些都是我们心爱的东西,是我们的情怀和世界观,表现的是对灾难的穿越。”

  陈先进也曾经试图说服陆川将“美的历程”改为“历程”,这样更大气一些。

  郑大圣的创作团队就是从那时介入中国馆形象片拍摄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