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除了熊猫,还有谁能代表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10-10-18 11:55:15  


 
  孔子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解读人?

  张艺谋为东方卫视拍了一部世博宣传片,叫《梦从世博起,风从东方来》。创意过程中,有不少明星曾主动要求参演。张艺谋最终还是让普通民众做了回主角。

  张前是2010广州亚运会宣传片《理念篇》的导演,他曾执导过《和平年代》、《亮剑》等“英雄”题材电视剧。在《理念篇》中,“英雄”不再,近6分钟的形象片,他让孩子成了主角,6位“做梦”的小孩,数百位拿着气球奔跑的小孩,占去了《理念篇》一半的时间。“精英”和“草根”谁更适合担当“中国形象”代言人,这样的争论似乎一直没有停歇过。国新办主推的2010“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中,就因起用五十多位各行各业的名人,在坊间掀起了一场“代言人”口水战。

  “国家形象片”的《角度篇》也拍摄了大量普通人,对于他们而言,“普通人”是一种更加“方便”的表达方式。

  郑大圣对《和谐中国》的理想期待是尽可能平常、朴实。一个普通家庭的三个普通傍晚成了故事的叙述主线,代表改革开放以后的三个十年,其中必不可少的话题是“搬家”。国家的飞速变化落在每个普通人身上,搬家成了典型动作,“这是一次次社会结构的重组”。

  郑大圣的规矩是长得像演员也不行:“就两个标准,一是像街上的人,二是像你我家里的人。”短片中有一场结婚场景,原本找来的新郎太像平面广告模特了,郑大圣看上了团队里的制片主任。制片主任小时候也做过演员,他穿上自己结婚时的西服,一边“结婚”,一边在镜头前指挥。团队还找来了剧组的摄影、灯光助理、场记,他们是普通人,又参与过《赤壁》等电影的拍摄,熟悉片场环境,在镜头前不会紧张。

  人们对“精英”与“草根”谁来代言国家形象争论不休,但却对一位“名人”代言乐此不疲,他就是孔子。

  2009年,中国第一次以主宾国身份现身被称为“全球出版业奥运会”的法兰克福书展,“孔子”就出现在主宾国宣传片中——宣传片以“和”为主题,其实就是孔子思想的演绎。

  2010年,孔子更是无处不在。在孔子学院主办的“汉语桥”中,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学生说着汉语,表演的是《红楼梦》、《刺秦》、《花木兰》这样的中国故事;巴黎举办“孔子文化周”时,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告诉法国人,两百多年前法国的宪法中就引用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表述。

  负责推广汉语和国学的孔子学院遍地开花。截至2009年12月,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最初的计划是在世界上开办100所孔子学院,如今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与孔子学院数量的激增相比,孔子学院的形象亟需进一步提升。

  郑大圣认为,“套上孔子语录,很多故事可以讲得很通顺。”因为他教人怎么更好地相处。

  大家找了各种版本的《论语》,挑了上百条语录,让每条“语录”进行PK,所有的选手都是孔子。评选标准是要符合“城市生活”、“城市发展”主题,大家一下能想起来的“熟面孔”不要。“不能只是‘欢迎来上海’,‘北京欢迎你’这种简单的欢迎条幅,。”郑大圣说。

  最后选了三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君子和而不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版解读。”送审时,郑大圣这样说服领导,大家哈哈一笑,“选题”就算通过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