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央行不跟风的逻辑

http://www.CRNTT.com   2012-10-04 10:14:49  


 
  文章称,政府换届之前,需要在“稳增长与控通胀”之间权衡利弊的央行或许会进入政策空窗期,尤其是在物价触底反弹、存贷款实际利率趋于下行的背景下,央行更多可能还是采取预调微调的手段,在维系稳定与控制通胀之间“落子”。

  而且,以QE3为例,此QE3非彼QE。前两轮QE带来一系列冲击波: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资本流入新兴市场推升资产价格等。这次的不同是,QE3与资产挂购,而无政府担保。研究者称,机构抵押贷款的信用来自所抵押的资产价值,购买未必造成信用贬值。

  可以佐证的是,自美联储推出QE3以来,近期外汇市场上一路上扬的美元指数让不少断言美元贬值的专家学者大跌眼镜。截至目前的大宗商品价格,也是涨跌不一。

  更何况,相对欧元、日元,包括人民币汇率的中期走势,有观点称,美元升值趋势似乎已确定。蹊跷的是,QE3推出之后,人民币中间价出现“五连升”。直至9月21日,人民币又开始走贬。但即期市场并非如此,9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在询价交易系统中收报6.3020,较当天中间价6.3443走高423个基点。这或许是央行的“高明”所在,上述变化似乎在印证人民币汇率趋向市场化,即使QE3的剌激,也只是转瞬而逝。但真相果然如此吗?

  文章指出,量化宽松对中国的影响与央行落下的每一步棋均有待实践论证。更需关注的是,基于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企稳与否的现状,QE3可能成为全球性通胀诱因。而中国经济发展对通胀要素更为敏感。对此,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吗?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