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北京大学台研院:中华文化需要守本创新

http://www.CRNTT.com   2017-02-17 00:20:01  


 
  二、关于文化自信

  李义虎认为坚持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中国崛起及发展转型的关键时刻,旗帜鲜明提出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推动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复兴及充实中国梦的心理基础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在整体上的主体性自觉和终极信任。伴随经济腾飞,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日益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主动和开放姿态,屹立于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世界民族之林。历史表明,解决一个民族在获得物质极大丰富后的精神寄托和灵魂依归问题,离不开文化和文化自信。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成为现代化世界强国是国际体系所发生的最重大变化之一,这种变化不仅具有国际经济意义和国际政治意义,而且还在根本上具有国际文化意义。由于中国能否真正崛起的关键和归宿点是文化、是中国能不能真正有文化自信,研究“中国道路”有必要溯源至中华文化,中国崛起及其后果也需要从国际文化意义上充分揭示。

  加强文化建设,一是要有正确的发展道路,二是要有系统的文化论述。特别是有了好的文化论述,才能确立文化自信,也才能进行文化建设。对于确立文化自信和进行文化建设,文化论述具有引领作用,主要回答“什么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将向何处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着力讲清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核心要义和精神特质,以及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路径选择和顶层设计。要建立系统完备的文化论述,力争在世界舆论格局中占据主动,要让中华文化讲出来、走出去。只有这样,才能让世界听到中华文化的声音。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自信,才能更加恒定地坚守核心价值,不断创造创新,迎来自己民族的盛世荣景。
  张亚中认为中国崛起是中华文化与价值的再现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认为,中国从未成为世界帝国,代表中华文化也未成为全球话语或价值信仰。严格来说,中华文化的话语体系从没真正地走出大洋,仅停留在儒家文明的东亚体系。在“天下观”时代,中华文化的话语权没有受到异族挑战,但随着西方强大,中国体制不仅成为落后象征,中华文化的优越性也遭否定。历史上西方文明的扩张,伴随的并不是和平,而是冲突与战争。胜者崛起,败者让位。曾经是霸权国家的强权,内部有宗教、阶级、族群问题,它们也都企图用扩张来掠夺资源来解决内部矛盾。

  张亚中表示,目前中国大陆力量已经提升,但不希望看到中国崛起仍然顺着西方强权崛起的老路,中国崛起不应是霸权崛起,而是中华文化与价值的再现。我们希望中国崛起是一个面对西方文明价值体系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再融合了中华文化的另一种文明的崛起。就此,他特别提到,习近平所说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非常重要。“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这四个自信代表习近平治国理念的核心。

  罗智强提出对中华文化要有信心

  北大台湾研究院访问学者罗智强在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他以三个生动故事展现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认为当前两岸关系虽面临挑战,但仍应对文化有信心,以乐观心态应对两岸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