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孙震:台湾产业转型经验的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09-01-20 11:14:01  


 
  我1973年到“经济设计委员会”工作,那时候工业技术研究院在新竹旁边的竹东开始建设新竹工业中心园区,1974年他们就开始研发集成电路。工研院是从1974年决定生产半导体,1976年开始盖集成电路示范工厂。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本土的很多企业家,像施振荣他们,就可以开始创业了。台湾的产业几乎是从零开始,但大陆不是,大陆有很多外国投资和台湾投资,12寸的晶圆工厂,大陆老早就有了嘛。 

  你在小孩的时候,真的需要大人来扶持、带领,但是当你成长了,大人还在你旁边啰里啰嗦,就会阻碍你的发展了。台湾在早期缺少科学技术和产业基础,由政府带领,从劳动密集走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比较容易实现,你把人家的设备买来就好了。你走向科技密集型产业,就需要科技研发背景,需要高技术人才,你就知道民间的智慧比政府高了,那时候政府就准备一个好的环境,让民间智慧能够充分发挥好了。 

  南都:生产力中心和工研院提供的帮助,有什么不同? 

  孙震:生产力中心是个很小的单位,他来邀请机械专业的专家一起来帮忙,它是组织者,借助外面的力量,提供企业的辅导。工研院自己有六千人,单是博士就有八九百个,硕士以上的人力占一半以上,它没有主动去帮人家,企业有什么要求,是要拿钱买的。工研院还有一半的钱是“经济部”的,要看看“经济部”让自己干什么。但工研院不是管理专家,提供的都是技术方面的帮助。 

  “经济部”每年编有科技经费,给工研院发展未来的产业和技术。技术研发完成后,企业可能有兴趣,它可以进驻到工研院的“孵化器”,工研院就帮助企业把它引进到工程领域,取得外面的资金,实现商业化,这个企业也变成新的厂商。 

  台湾还有一个资讯工业策进会,在和平东路的科技大楼里,这是李国鼎(曾任台湾造船公司总经理、“美援会”秘书长、“经济部长”、“财政部长”、“总统府资政”等。从早期草拟“奖励投资条例”、推动加工出口区,到后来协助策划科技发展方案,创设科学园区,促进国际合作等,李国鼎先生对台湾经济建设贡献良多。被称为“台湾经济发展奇迹的缔造者”,台湾“科技之父”、“财经之父”、“经济之父”)设立的,帮助信息工业的软件发展,现在是由刚刚下来的“经济部长”陈瑞隆做董事长。因为信息工业的硬件是在工研院,工研院有个电子工业研究所,有电脑与通信工业研究所,还有光电所。“经济部”有中小企业处,还有中卫发展中心———“经济部工业局中心卫星工厂制度推动小组”,促使产业相辅相成、共存共荣,并提升企业经营及品质水准,促进产业升级,树立国际优良形象,进而增进对外竞争力。 

  对于台湾,对中小企业的扶助非常重要,虽然中小企业产值占不到全体企业一半,但数量占全体企业比重的百分之九十几,吸纳了就业人数的百分之七十几。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