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神秘“会商”:北大为何惊吓了我们? | |
http://www.CRNTT.com 2011-04-01 14:10:21 |
事实上,在“北大未名BBS”上,笔者看到,一些北大学生对该新闻感到困惑,看来,他们知道的情况,不比笔者多多少。此外,北大中文系的一个老师也表示,只是听说过元培的学生每个人都有一个系统,成绩不合格马上会有督导老师打电话,其他的信息听上去仿佛是笑话。 舆论激烈批评 不过,即便这是一篇隐隐约约,内容模糊的报道,依然引起舆论激烈反弹。知名媒体人杨锦麟在其微博上发表评论称:“五四运动,不少被当局视为是‘思想偏激’的北大师生,其后多半成为当时思想解放运动的引领者,先行者,启蒙者,实践者,而一二九运动,更多‘思想偏激’者,多半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或投奔延安,或参加抗战,他们几乎都被列入当局中的黑名单,但这些人大多是共和国的建设者。时过境迁,这世道怎么啦?!”而作家余华言语也不客气:在巴黎街头看到一个话剧广告,剧名是《结婚有害健康》,广告醒目地印着烟盒上“吸烟有害健康”的警告。然后看到国内媒体说北大将对“思想偏激”等十类学生进行学业会商,看来“吸烟有害健康”还能够延伸为“思想有害健康”。可是有个叫罗曼•罗兰的人不同意,他说:“扼杀思想的人,是最大的谋杀犯。” 当大多数舆论都批评北大马上就要将一项内容模糊的“会商制度”推广到全校的时候,北大的官方网站出现了一条新闻:《学业会商:一项支持学生学业的工作探索——访学生工作部查晶老师》。在这个访谈中,查晶谈到“会商不是管制学生,会商也不是处罚学生”,只是“提高深度服务学生的水平,努力帮助我们的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并举了两个例子,“一位网络成瘾学生”和一位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经过会商之后,不仅改善了心理问题,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而且那位“网络成瘾学生”是主动要求“会商”的。 这篇访谈更像是针对舆论批评的一种辩解。不过,在质疑声中,这种辩解显得格外苍白。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篇疑似北大学生撰写的博文:《来,让我告诉你什么是会商制度》。这篇博文提出几个值得认真关注的问题。其中称得上是“诛心之论”的观点是:“今后很可能,所有退学的同学都要事先经过会商制度的鉴定,退学乃至处分这一原本属于非学工部门的权力,将随着会商制度的建立,渐渐转移至学工系统,建议权也将渐渐成为一种强制权。”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