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 
中国评论月刊:建构两岸整合共同体史观

http://www.CRNTT.com   2011-09-28 00:09:21  


 
  “爱国心之源泉也”(注1):史观如何影响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灵性活动”。(注2)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它具有四个鲜明特征:身份上,内外有别;认知上,标准同一;感情上,爱恨分明;意志上,同舟共济。而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情感与评价,以及思考历史问题时所使用的范式,对国家认同的形成与演变具有深刻影响。

  (一)区隔:在与“他者”的对比中界定“我是谁”

  国家认同是人们在与“他者”的对比中形成的,正如亨廷顿所言:“我们只有在瞭解我们不是谁、并常常只有在瞭解我们反对谁时,才瞭解我们是谁。”(注3)历史及对历史的看法,有助于我们瞭解自己“是谁”“不是谁”。一方面,认同即“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通过学习历史,瞭解到渊源、遭遇、心路、记忆、使命等相同的人们,会油然产生“大家是自己人”的亲切感。相反,那些客观历史与主观史观不同的人们,很容易相互界定为“他者”,从而产生距离感。

  因此,政治力量无不通过在本群体成员中塑造不同于其他群体成员的历史记忆来增强共同体的凝聚力。例如,美国初创时期,政治人物们正是通过强调美国与英国在历史使命及发展历程上的不同,有力推动了美国认同的建立,正如名著《历史的真相》所言--“历史造就一个民族”(注4);欧洲一体化的推动者们,也通过共同编写历史教科书等方法建构“欧洲认同”;而在台湾,从史明的《台湾人四百年史》到杜正胜的《台湾心‧台湾魂》,分裂势力始终处心积虑地引导台湾人民建构有别于大陆人民的历史记忆,以此实现“台湾建国”野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