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稳增长”须打破制度约束

http://www.CRNTT.com   2012-05-25 08:26:10  


打破制度约束才是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唯一正确选择
  中评社北京5月25日讯/面对今年以来经济持续下行的严峻态势,在今年两会明确“稳增长”大方向之后,5月18日至20日,温家宝总理在武汉主持召开河北、辽宁、江苏、湖北、广东、陕西六省经济形势座谈会期间,再度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时代周报发表社论表示,无论之于中国“增长维稳”的特殊国情,还是之于4月份经济数据的低迷交集,乃至之于创造深度改革的平衡区间,当下中国均有再度强调“稳增长”的必要。但是,令人诧异的是,在温家宝总理再度强调“稳增长”之前,一轮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即已然展开。这其中包括三个大的标志性事件:铁道部获得银行意向授信规模超过2万亿元(形式上是去年底敲定);预算高达1万亿元左右的宽带项目已列入日程;一批重大基建投资项目将加速审批。除此之外,还包括两个小的标志性事件:扬州房产救市不被打回反而首获住建部支持;自去年11月以来央行第三次降低存准率。

  上述诸多迹象表明,本轮经济刺激规模堪比2008年。确实,2008年启动的大规模经济刺激,不仅取得了短期的显着成效,在其时全球经济一片黯然时,中国GDP增速仍持续保持在9%以上,而且因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时的快速反应,一度惹得欧美各国政府羡慕不已,一时间“中国模式”可谓红遍全球。但是,任何拔苗助长式的刺激,均难以持久且易生更大的负面作用,反观上一轮经济刺激的恶果,不仅直接造成2011年下半年一度高达5%以上的通胀水平、地方债务总额(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府)更是高达近20万亿元,而且还间接导致市场配置功能的弱化。

  文章称,之所以无视上一轮经济刺激的苦果,当下仍可能再度启动新一轮经济刺激,除有侥幸心理之外,其根本原因在于,包括国企、地方政府在内的利益群体,出于本位主义对经济刺激的强烈“呼唤”,因为他们深知经济刺激必导致货币开闸以及得到财政支持,他们仍将是最大的受益群体,至于经济刺激本身的宏观成本分析以及系统风险积聚,则不构成他们的核心关注要点。

  这种扭曲失衡的政策博弈格局,是中国宏观调控屡屡短视的根源,面对当下已然启动的新一轮经济刺激,素有“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之称的吴敬琏,在5月20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的“2012创新中国高峰论坛”上发出警告,“现在国内正是尝到了2009年放松银根的苦果……宏观调控应该着眼长期性,把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结合起来。”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