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2014:攀越忧虑之墙

http://www.CRNTT.com   2014-01-09 09:15:08  


  中评社北京1月9日讯/岁末年初,中国的资本市场在经历了“三中全会”春风的短暂沐浴之后,又变得阴晴不定。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飙升、影子银行系统风险似隐似现、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长、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都令投资者再次陷入忧虑与迷惘之中。2014年,中国经济复苏会否因这些因素而终止?信用市场会否出现令人恐怖的“黑天鹅”事件?这些忧虑再次令投资者忐忑不安。

  和讯网刊登博道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文章称,应该讲,这些担忧都有道理。但是投资者应该思考的是,哪些担忧还没完全反映在股价中呢?在2014年,这些因素的发展可能好于预期还是差于预期呢?只要宏观大方向趋于改善,这些担忧会逐渐淡化或消散,而股指也正是在攀越忧虑之墙的过程中波动上升的。

  2014年经济增长可能好于预期

  文章分析,2013年,中国经济终止了自2010年以来的快速下滑趋势,全年GDP增长率达到7.7%,与2012年持平。展望2014 年,虽然中国经济依然面临诸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但预计全年的GDP增长率可以达到7.8%,虽然这比2012年和2013年的增长率仅略有提高,却明显好于当前7.5%的市场共识预期。

  很多人担忧,改革与转型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对短期的经济增长会产生负面影响。这一担忧确实有些道理。比如地方政府投资增速会下降、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会减少等,从而制约投资增长。经济减杠杆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一些破产、倒闭、信用违约等现象,对收入增长、就业、银行资产质量、以及投资者信心都可能产生负面冲击,进而影响各类消费及投资活动。

  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三中全会”所推动的并不是简单的“肿瘤切除式”的改革,而是以“放松管制”为核心的经济自由化进程,它们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完全可能是正面的。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改革可以调动很多在原有管制体系下无法动用或低效使用的资源(包括土地、资金、人力资本、垄断性资产等),发挥经济主体“自下而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交易成本和管制成本,催生在原有体制下不能进行或不易进行的经济活动。因此,这些改革不但是在盘活存量,而且还能发掘增量,激发经济产生内生性、高效率的增长。

  比如说,在实体经济层面,降低民营资本进入铁路、机场、电信、油气、医疗、教育、军工等垄断领域的准入门槛、鼓励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等措施,不但有利于动员储藏于民间的数十万亿元的私人资本,而且会通过所有制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变化而改善投资效率和经营效益;去年底修改的《公司法》降低了企业注册资本的要求、取消了实缴资本的要求,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成立门槛和金融成本,说不定会在2014年催生一场创业大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