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已表现出内在稳定性

http://www.CRNTT.com   2014-04-18 08:29:19  


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的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根本变化,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应在7%至8%的区间内。相对前30年的高速度,有所放缓的增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中评社北京4月18日讯/7.4%的GDP增长,出口贸易负增长,上游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零点几个百分点的下降:一季度数据似乎比较悲观。如果简单延续“危机思维”,这势必被解读为经济形势在进一步“恶化”,“刺激”政策势在必行。实际上近期数据变化已被 “危机分析”思路主导,“降准”等宽松货币政策已若干次被“期待”了。

  上海证券报发表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晓蕾文章表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有5年,当前各方依各项数据研判经济大势,需要注重一个基本前提条件:先要对宏观大环境有个“危机”还是“非危机”状态的界定。因为短期数据蕴含的信息,在危机时期与非危机时期是非常不一样的。比如一季度的这组数字,若在危机时期,释放的信息完全可能意味着形势进一步恶化,出台一些“刺激性”的危机拯救政策也就顺理成章;而在非危机时期,一季度数据的短期变化,可能只是一种规律性变化。非危机时代出台刺激政策将破坏经济的正常运行规律。

  世界主要经济体眼下都处于复苏过程中,中国经济正进入平稳增长的新阶段,因而,用在危机假设下的思维分析一季度的数据变化,得出中国经济“大幅下滑”、“硬着陆”的趋势判断,预期 “降准”的宽松货币政策将出台是犯了根本性错误。不放弃危机思维,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还会屡判屡错。只有放在“非危机”背景下分析,才能把握一季度数据变化所反映的经济态势的变化规律,对形势做出中肯的判断。

  文章分析,由于国内外经济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劳动力比较优势的改变,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的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根本变化,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应在7%至8%的区间内。相对前30年的高速度,有所放缓的增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是合理的是正常的。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在潜在增长区间运行阶段,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实践证明,在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比重没有改变的情形下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潜在增速都保持了内在的稳定性。近两年中国经济分别保持了7.6%和7.7%的稳定增长也印证了这一点。以此观之,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完全在潜在增长区间之内,符合经济规律,根本不存在什么“大幅下滑”或“硬着陆”。

  3月PPI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0.6%,同样也不能被解释为经济大幅下滑的信号。首先,3月PPI的下降只是延续去年以来这一指标的变化态势,并不是3月数据携带的新信息。其次,更重要的是, PPI是生产者价格指数,是上游生产资料生产的出厂价。PPI较长时间负增长,说明相关产业的利润呈现负增长状态,这与中国当下的产业结构中,上游生产资料领域的产能过剩有关,比如钢铁、水泥、玻璃等等。根据经济规律,在产能过剩没有调整到位之前,企业利润不会改善, PPI仍会呈现负增长状态。所以,PPI负增长状态说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必要性,特别是生产资料领域的过剩产能仍然存在调整的压力。其三,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软,也是PPI持续下降的一个原因。不过换个角度看,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也意味着那些没有过剩产能的生产企业的成本下降,这客观上提升了这些工业企业的投资需求,有对冲结构调整带来的需求下降,避免需求不足带来通缩的影响的作用。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