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盛智文:无论香港市民是否喜欢 北京都是老板

http://www.CRNTT.com   2014-07-17 15:56:29  


 
  亚洲夜店第一街

  1983年的香港,黄日华、翁美玲版的《射雕英雄传》占据了黄金时段每户人家的电视机,这正是香港影视业蓬勃发展的好日子。

  在盛智文的记忆里,那个时候的兰桂坊,有很多的故事。“王菲刚刚起步,常来到兰桂坊;陈百强几乎每天都来,曾经都睡在兰桂坊里的;还有杨紫琼,兰桂坊伴着她的成长,她曾经就坐在靠里的座位……”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记得,兰桂坊曾经是香港中环皇后大道后面的一条脏乱差小巷。当时的香港还没有酒吧,要喝酒只能穿西装打领带,正儿八经地踱去酒店。

  盛智文在经营服装贸易生意时,偶然听到美国买家朋友的抱怨,他灵机一动在兰桂坊地区一间原先是杂货店的铺面里,开了他的第一间餐厅California。“我想,美国有Soho,加拿大有蒙特利尔,香港也可以有兰桂坊。”

  这间普通的餐厅极擅长迎合改变,为了留住晚饭后的客人,盛智文参考英国人下班后在街上站着喝酒聊天的习惯,在餐厅门口放了几张桌子,将California变成了餐厅+酒吧。

  为了进一步留下10点后去各家Club的客人,盛智文决定在10点半之后撤走餐厅里的桌椅,请来DJ播放音乐,人们再也不用换地方消遣,California摇身一变成为餐厅+酒吧+Club的一条龙天堂。

  California开张一年后,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们、买家、模特开始频频光顾。因为兰桂坊与中环的心脏地带皇后大道只有一街之隔。

  “我知道东京的地价和香港一样很贵,所以餐厅和卡拉OK都开在大厦里。”因为这样的判断,盛智文花了3200万港元在兰桂坊买下了一栋大厦,并将原来的大厦办公室翻新成餐厅,并出租出去。

  整个80年代,盛智文都在不断收购兰桂坊区域的地产,到现在,兰桂坊70%的物业都在他的名下。灯红酒绿的酒吧从来是黑社会觊觎的场所,盛智文不否认,作为外国人在香港经营酒吧业有一些优势,比如,香港黑社会就不会把向当地酒吧营业者收取保护费的“行规”强行用到他的头上。

  在兰桂坊,盛智文见过美国越战大兵、英国殖民政府官员、担忧香港97回归而夜夜买醉的人、香港本地人和内地游客。三十年间,兰桂坊成了香港当代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在这些年中,兰桂坊不止一次地被香港人批评为“今不如昔”,不过盛智文每次都能迅速反应。他曾推倒了自己在兰桂坊街区最早购买的两栋楼——加州大厦和加州娱乐大厦,重新修建一栋25层楼高的新楼,以确保兰桂坊作为“亚洲夜店第一街”的宝座。

  在香港人还不过万圣节的时候,兰桂坊就已经引入了万圣节。第一年,外国人打扮起来,中国人只是看看。第二年,盛智文便引入了中国的鬼,很多的中国人也随之加入到了万圣节活动中来。从此兰桂坊的夜晚属于年轻人,兰桂坊的白天就成为了祖父母和小孩子的狂欢之地。

  除此之外,步行街、街头嘉年华,也都是盛智文带给80年代的香港的全新概念。“过去30年里,这样的事情我经历得太多了。每一回出现什么新地方、新变化的时候,他们都说:‘噢,这下子兰桂坊可完了’,可是,兰桂坊到现在还没完。”

  2010年,成都兰桂坊开幕,海口、无锡的兰桂坊也在筹备之中。成都兰桂坊拥有三倍于香港兰桂坊的规模,但它并没有传承香港餐厅+酒吧+club的风格。

  在成都兰桂坊,盛智文抛弃了一贯的西餐烤肉,坚持引入川菜、茶馆和火锅。一家谭鱼头火锅却成了兰桂坊的人气商户。此外,成都组织的演艺活动,除了香港、国际明星外,川剧变脸、本土乐队、杂技表演也是兰桂坊的座上宾。

  盛智文对中国文化差异的理解源于20多年前数次挤火车的经历,“内地和香港的文化很不同,这些是很多年形成的,很难改变。你要尝试去理解别人的文化,将自己融入进去,如果你想改变别人,你必定会失败。”

  之所以选择二线城市拓展兰桂坊业务,是因为上海和北京等一线大城市已经有太多类似的场所,而对盛智文来说,他希望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中国新的十二五计划,目标是提高内需,兰桂坊在内地的发展正好赶上了这个好时机。”香港过去的经验让盛智文明白,即使经济放缓,人们还是会花钱喝酒,兰桂坊一样会热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