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 |
易富贤:允许独生子女生二胎只是杯水车薪 | |
http://www.CRNTT.com 2015-01-28 12:42:26 |
问: 2014年7月10日,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指导司司长杨文庄在新闻发布会上也采纳翟振武的数据,认为如果全面放开二孩,多生9000万人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会造成很大影响。 易富贤:我认为这个结论值得商榷。首先,翟振武等人以资源、环境为由设置15亿人口控制上限本身缺乏科学依据,我在《大国空巢》第6章以及发表在《国际经济评论》上的论文《资源、环境不构成人口增长的硬约束》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证,中国的人口承载能力远远超过卫计委的预测。 其次,即便中国停止计划生育并千方百计鼓励生育,峰值人口也不可能达到14亿。全面二孩的目标育龄妇女是单独二孩的9.7倍,那么几年合计只会多生728万孩子,根本不会达到翟振武所预测的9700万。 通过目前的单独二孩实践数字来看,2015年我国生育率只有在1.2左右,远低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所长蔡昉2012年预测的2.4,也低于他最近预测的1.6;全面二孩的话,峰值生育率可能只有1.5左右;停止计划生育,峰值生育率也只能在1.7左右。补偿性出生之后,生育率下降速度将比当年台湾、韩国还要快(社会发展水平超前中国大陆21年、23年,2013年的生育率只1.07、1.19)。即便千方百计鼓励生育率,峰值人口也达不到14亿,今后面临的是人口锐减和极端老化,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也将是“新常态”。 儿童抚养比是是人口投资 总抚养比过低并不是好事 问:现在中国社会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大而社会负担较轻的状况将不复存在,人口结构会脱离人口红利的状态吗? 易富贤:我一直不认同蔡昉等人将总抚养比视为“人口红利”的说法。总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0-19岁人口、65岁及以上老人)与劳动年龄(20-64岁)人口之比,包括儿童抚养比(0-19岁儿童与劳动人口之比)和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老人与劳动人口之比)。中国由于生育率从1971年开始快速下降,导致儿童抚养比、总抚养比的快速下降。其实儿童抚养比是人口投资,老年抚养比是还债。儿童抚养比增高并不会阻碍经济增长,而是会通过拉动内需而推动经济增长,比如美国在二战后出现婴儿潮就促进了经济繁荣。尤其是儿童抚养比高峰还会通过补充劳动力,减缓老年抚养比的上升,为后续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增加活力。降低儿童抚养比,也就降低了人口投资,是一种人口高利贷。 问:那么最适合经济发展的总抚养比应该是多少呢?我国目前的状况又如何? 易富贤:总抚养比并不是越低越好,在70%-80%之间最有利于经济发展、就业和社会稳定(太低,抚养人口少导致内需不足,“游手好闲”者多,失业压力大)。美国和发达国家(整体)的总抚养比长期在70%-80%之间。印度由于生育率下降平缓,总抚养比将长期维持在70%左右,与美国一样,光是凭借内需就可以满足就业。 中国2014年的总抚养比只有46.8%,从国家层面上看,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低,远低于世界平均的74%、印度的77%、美国的68%,也低于日本历史上最低点(1996年)的59.5%。如此低的总抚养比,使得内需严重不足,就业和经济高度依赖国际市场。而随着年轻劳动力的减少,占领国际市场的能力将减少,就业问题将越来越棘手。 中国近期的经济问题的核心是总抚养比太低(儿童抚养比太低),内需不足;远期经济问题的核心是总抚养比太高(老年抚养比太高),劳动力不足和老年化。如果继续目前的人口政策,儿童抚养比继续下降,老年抚养比快速上升,总抚养比持续增加。如果能果断停止计划生育并出台鼓励生育率政策,将生育率稳定在2.1以上,既能提高近期的总抚养比(提高儿童抚养比),又能降低今后的总抚养比(近期出生的孩子今后成为劳动力,增加总抚养比的分母,降低老年化程度)。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