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他们为何逃离农村?

http://www.CRNTT.com   2015-02-26 11:04:29  


 
  其实还是因为穷。所谓的人情来往都需要钱。而农耕能带来的现金收入极其微薄,纵使国家有农产补贴,种粮还是没啥现金收入,指望种地能盖新房娶老婆是不可能的。要说有靠田地赚钱的农村,除了工业,那基本是搞旅游的古村古镇。

  农村青年如果可以,他们都愿抛弃乡村,投身城市,只是,出身、资源、教育程度决定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或许,得几代人的努力。但以一些地方政府对城镇化的思路,还是指望把他们有计划地排除在城市外。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发达城镇,在榨干他们的青春后,并不愿意看到棚户区。

  也正因为务工输入地政府只想获得好处而不愿多付出,不愿扩建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学籍等严加管理,才导致留守儿童只能年年春节期盼父母归来。

  其实不单年轻人,几乎所有人都在试图离开农村。我老家的村子,一千多号人,据说有三百多在县城谋生,或开三轮车或卖菜或打点零工小买卖。年轻人就是更往南宁、广东跑。能出去的都出去,没人愿意待在田地里,农活其实相当繁重,产出十分低下,就劳动时间产出来说,外出务工强太多了。

  人都是有理性的,都想以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改变命运。企图把农民牢牢圈在土地里,把他们当记忆中的景象观赏,其实才是真正的残忍。

  那些怀念乡村生活记忆的人永远都不会留在农村,正如那位鼓吹乡土情缘的博士生最后还是一门心思留在上海。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就是如此。

  与伤感于少小离家不能天天侍奉父母的知识分子青年想象不同。农村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早点出去早点赚钱早点混得有出息,整天待在家里混日子或务农反而被认为是没出息的败家子。在很多家庭,每年最开心的日子就是春节,除了节日,更重要的是外出务工一年的孩子回来了,带回一年的工钱,可以盘算着盖房置办彩礼,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就是希望,在贫瘠的土地上,再没有比希望,更让人感恩祖先保佑的了。

  越来越多的家庭依靠外出务工谋生,就减少了对土地和宗法大家庭的依赖。以往那种族长或长辈治下的“和睦”,不过是压制个人意志的宗法权。在独立的个体上,反而能建立协商、契约的机制。当然,这需要时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